“我跟内人商量了一下,把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又借了一笔钱,把这套设备买了回来,开了一家工厂,开始生产耳机。
“由于我在这行业干了很多年,有不错的销售渠道,工厂就慢慢做起来了。
“后来慢慢添置设备,精进生产工艺,工厂发展得还不错,再后来慢慢发展成了大川音响。”
高运接话道:“原来如此,陆总的创业史正好就是我国实业企业家的一个缩影。”
“哪里哪里。”陆建川摆摆手有点不好意思。
高运继续引导下面的话题:“那么后来呢?又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濒临破产的事情?”
陆建川呼出一口气,缓缓说道:“这就要从两年前说起,那个时候,工厂里的设备慢慢落伍了,工厂面临着设备升级的问题。
“同时公司也趁这个机会,进行产业升级,但购买新设备需要很大一笔资金。
“这个时候,有一家投资公司找到了我,表示愿意投资我的公司,并且帮助公司进行产业升级。
“一家公司想要进行产业升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那家投资公司,曾经帮助过很多家公司进行产业升级,甚至成功ipo上市。
“经过多次接触,我接受了这份融资计划,接受了这家资本的投资。
“只是,我没想到的是,这份投资合同里有陷阱。
“在我拿到第一期投资款,并且从国外订购了最新的耳机生产设备,新厂房也动工之后。
“这家投资公司突然撤资,导致我的公司资金链断裂,面临破产。”
等陆建川讲述完这件事,高运唏嘘道:“这就我们今天的主题‘契约精神与合同欺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家投资公司突然撤资?是有意为之,还是另有原因?
“让我们先进一段广告,稍事休息,我们待会继续探讨这个话题。”
合同里的猫腻
主持人念完广告词,导演宣布休息五分钟再继续。
工作人员给嘉宾送上矿泉水。
陆建川喝了一口水,凑近一些问道:“刚才说的还行吗?”
方醒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很棒,等节目播出之后,陆叔说不定还能收获一批粉丝。”
“嗨!我要粉丝干什么,就是心里有些话,不吐不快。”陆建川心中郁结很久了,这次上节目,也是为了念头通达。
休息五分钟之后,高运重新回到沙发上,询问道:“陆总、方总,两位休息好了吗?我们继续?”
“可以。”陆建川很严谨的点头。
高运看向导演的方向,表示已经准备好。
《东方财经》的导演刘万勇,用对讲机宣布:“所有人都有,录制重新开始。”
高运看到一号主机位的指示灯亮起,看着镜头说道:“欢迎回来,刚才我们探讨的话题是‘契约精神与合同欺诈’。
“今天的嘉宾大川音响的董事长陆建川先生,曾经因为一份投资合同,导致公司濒临破产。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投资公司突然撤资呢?
“陆建川先生,你对投资公司的撤资原因,了解吗?”
陆建川沉吟片刻,语气不确定:“真实原因我不得而知,投资公司也没有给出任何撤资理由,只说是我的公司没有投资潜力,一定要撤资。”
高运转向方醒,问出相同的问题:“方导呢?你对这家投资公司撤资的原因,有了解吗?”
方醒通常沉吟了好一会儿,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道:“了解确实是有所了解,但是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我就算说了,节目会播吗?”
高运微笑解释:“方导,《东方财经》不只是一个普通的访谈节目,节目组也会进行明察探访,寻找事件真相。
“所以,你尽管提供线索,至于证据,节目组会派记者去采访知情人士,还原事情真相。”
《东方财经》确实会派记者明察暗访,挖掘新闻。
这个节目之所以口碑不错,敢于追寻真相就是其中一个原因。
方醒点点头,思考片刻,答道:“鹏程资本……可以直接提这家公司的名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