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医护兵(上)(2 / 2)

魂断三国 萌心小手 2617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林凡说道:“正是因为如此,万人大军军中军医尚不足十人,也就是说一千名将士也摊不到一名军医诊治,大军征战,伤者何止数千?就是此次北上,却没有一名军医可以治疗,一百多名袍泽生死他乡!你们想想夏日,天气炎热,伤口若是得不到诊治就会得炎症,那几乎便是必死无疑,一名将士没有战死于沙场,却病死于病床,这是何等讽刺?

而且几乎一场大战下来。战死者最多不过总伤亡者的两成,也就是说。每一千名死去的将士,就有好几百人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伤口得不到治疗上,你们想想,一名伤愈归队的老兵,他的战斗力,绝对比一名新招募的新兵要强悍,而训练一名新兵。所耗费用也不一定就比诊治一名伤兵要少,或许那伤兵只是被敌人用刀划了一下,只需要用些草药包扎一下就能活下来,但是却没有医者,结果得了炎症而亡。

我们的人口本就不多,壮丁更少,但是这些士兵却有六成是死于伤病而非战场。此次,咱们过去以为死去的士兵只是战死,其实六成都是病死的,试想,若是那些伤兵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那么一千伤亡就可以挽回六百人的生命。这六百人伤愈归队之后的战斗力不会弱于原先的一千人,更是高于新招募的一千壮丁,难道不是吗?”

林凡一边说,一边暗自流泪!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这死去的一百多名士兵至少有六层是死在伤病之上。

樊青非常清楚这一点,不仅是这次,以往在伯父那里也是如此,他神情渐渐变得非常严肃。

“大将军,说的很有道理,若是当真可以配备一支相当数量的医护兵,或许当真可以大大减少士兵的死亡几率,但是,我们不得不考虑,医者数量本就稀少,散布于军营各地,更还要为山寨的百姓医治伤痛,若是如此,大军一千便需要至少数十名医护兵,那么,我黑风寨如今这将近万人的规模该如何是好?“

樊青说的是实话!

郎中在当世本来就是个稀有职业,根本就不可能大量的产出!

他们都是准从的一师一徒或者一师多徒,完全是建立在口口相传的方式下经过长年累月的学习和实践慢慢的成为的一名合格的郎中!

但是军队往往需求量又大如何来解决郎中的数量绝对是一个大问题!

看到两人发愁,林凡说道:“你们呀!我所说的医护兵并非是医者,医者能治疗许多伤病,但是战场上之伤,多为刀剑所伤,乃是一道血口,并不需要太多的治疗,只需以药物止血,而后包扎之后休养便可,这就是最常见的伤兵。

而其余的伤兵或是被斩下手脚,或是身体的某处,几乎也都是血口,止血乃第一要务,接下来就是包扎,然后送往后方休养,所以医护兵最重要的不是治病,而是疗伤,这伤,就是刀剑之伤,并不需要医术高明之医者,哪怕不懂医术,只需要我等在事先把药物配好,把绷带准备好,配发给医护兵,见到伤者,若是伤的不重就直接止血包扎,也就可以了,若是伤重,普通医护兵无法处理,再移交给军医,辅以治疗。

通常来说,士兵所受的伤都是血口,或在手脚,或在胸背,乃至是头部,但是只要不死,定然只是血口,有些血口止血包扎就可以,比如手脚之伤,胸背之伤,当然,胸背之伤比较严重,可能会伤到五脏六腑,一刀划破肚子肠子都会流出来!。”

樊青点点头:“大将军所说正是,此事我并没有少见过,只是如何解决?”

林凡点头又继续说道:“所以这些士兵所受的伤,只需要很简单的医疗就可以,就算是一个毫不懂医术的普通人,得了训练之后,清洗伤口祛除血迹不会吗?以药物堵住伤口,而后用绷带包扎伤口不会吗?这些几乎是个人都能学会,我们不缺少人手,只要有时间有足够的训练,大唐可以很轻松的训练出一支上万人的医护兵,而可能只是需要寥寥数十名善于医治刀剑之伤的医者!”

樊青听的眼中精光闪闪,不住的点头:“大将军所言甚是,不过这个事情具体应当如何办理?”

林凡回想了下记忆中医疗兵的建设,菜说道:“我觉得应该立刻召集善于治疗刀剑伤之医者,而后购置大量药物,请医者搭配,而后可以选择一批手脚细腻的士兵,找来一些伤者在他们面前进行演示,然后训练他们为伤者包扎治疗,很有可能不需要数月,便可以训练出第一支医护兵。”

“司马大哥!我觉得行。”木瑶也点头道。

对于林凡的想法,樊青也非常的赞同,行军作战时那些景象一幕幕的出现眼前,那些并未死在战场上却因无法医治而死的士兵绝对不在少数,不仅是他,也曾经有着许多的将领有心改变,却无力回天,主要还是医者太少,要么被贵族门阀圈养,要么分散于各地,别说军队了,就是百姓们生病都不够用,何况是征发相当一部分入军中?

那不单单是百姓们反对,估计有些州县也会极力反对,你把优秀的医者都给征发走了,别说百姓了,这些官员还要不要治病了?这很明显会遭到很多的非议,谁不能这么做,但是林凡的想法可以说给现在的军队的医疗模式打开了另外一扇大门。

伤兵伤兵,是伤不是病,医者多是治病,善于治伤的反而不多,中医本就是精于内科,受道家思想影响较大,开口闭口邪气入侵,阴阳调和,而在外科手术上面则是被西医所超越,一直以来都未曾形成体系,而最厉害的外科医生估计就是华佗了,可惜的是,华佗一半辈子的心血《青囊经》毁于一旦,不知多少治病救人的宝贵经验付之一炬,可惜可惜。

所以中医强于内科,短于外科,至于开刀做手术这一类的都会被视为是要命的举动,流血了能不要命吗?!这个时候没有输血的技术,古人对于血液是相当的重视,不像欧洲。得个病就放血,古代中国你想给人家放血治病?大部分人的做法就是抓住浸猪笼!

而林凡的做法显然是非常有效果的。因为行军打仗基本上不需要内科,除非是深入蛮荒之地会有水土不服的危险,才会用到内科,一般而言主要就是刀剑之伤,所以和外科有很大的关系,训练一批士兵成为医护兵,做一些简单的辅助工作,紧急救治。然后把伤兵送到后方医治,非常可行。

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觉得,野战医院这个东西,就必须要诞生了,对于建造野战医院这个事情,大唐不缺钱。不缺人手,不缺物资,只要调拨一些物资,集结军中军医,训练出一批医疗兵,采购集聚足够的药材。那么一座野战医院也就诞生了,到时候大军在前方作战,野战医院在后方紧随,一打仗就立刻开张救治伤员,然后把伤员送回后方大本营休,等到伤愈之后伤兵即可归队。

这种模式的出现对于军队来说绝对是一个福音!只是恐怕不能用女性了,也许可以先培养一部分年纪适中的学童,一来他们识字,二来他们年纪幼小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林凡想了想也觉得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