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洁今天上班。 在十几个小时以后,她出现在异国他乡的街头。 这儿的天还亮。 在把行李放到酒店以后,她与同事去逛街,买了几件衣服。 在逛累了以后,她们决定去塞纳河的左岸找家露天咖啡馆坐下来休息,顺便点杯咖啡,对着埃菲尔铁塔拍张照,配文她都想好了:“塞纳河畔左岸的咖啡,我手一杯,品尝你的美…” 同事:“好俗啊,俗不可耐。” 因为告白气球,因为《佚名先生》,很多国人在来到这个城市以后,都会去塞纳河左岸买杯咖啡,对着铁塔拍照打卡,甚至也不管老贼是一个刚毕业就上班的社畜,根本没机会来这地方,就把这地方传成了江阳向李鱼的告白之地。 这些人早把孔洁想发的图文发烂了。 同事也向来对这种行为嗤之以鼻。 在她看来,拿一本卢梭《忏悔录》,在咖啡馆拍张照片,那才是真正的优雅。 “你不懂。” 孔洁有必须这样发朋友圈的理由。 早上刚在国内咖啡馆见过江阳,晚上就在这边打卡《告白气球》,她把两张图片一起发到朋友圈,节目效果绝对爆炸,光想一想就会觉得很有意思。 她们很快到了这边。 这边有一排的咖啡店,数不胜数。 在游荡的间隙,孔洁觉得:“这要是有家咖啡店放李鱼的《告白气球》,绝对可以割国人韭菜。” 同事:“你开什么玩笑!” 这儿的咖啡馆当年可是接待过伏尔泰、卢梭等思想家和文豪,见证过许多文学和艺术作品的诞的,就这文化氛围,某家咖啡馆要是放《告白气球》,会让人笑话的。 再者说。 同事也不觉得李鱼有在异国他乡这样的氛围下,放她歌的影响力, “这可不见得。” 孔洁有不同意见。 她在飞机上亲眼见过无数次了,许多老外坐飞机回国时,手里不是拿着《小王子》在看,就是拿着《小王子》精装版或者纪念版的中文书,打算回去收藏。 “那是江洋有影响力。” 同事不得不承认,这些个老外是真他妈喜欢《小王子》。 他们刚才经过露天咖啡馆时,还看到有人点了杯咖啡,坐在座位上翻看呢。 两人还在找合适的咖啡馆。 就她们在一家店前徘徊时,孔洁忽然停下来:“哎,你听,是不是大魔王的声音?” “哪儿,在哪儿呢?!” 同事左右环顾,心想不会真有人放《告白气球》吧。 那这咖啡馆堕落的太快,打脸也来的太快了。 “就这儿。” 孔洁目示面前的咖啡馆,一首英文歌,轻松柔和的旋律,正伴着慵懒甜美的嗓音,从店内传出来,营造出一种放松和愉悦的氛围。 刚才还不觉得。 现在俩人聊到了李鱼,孔洁这才惊觉,这嗓音很像李鱼。 “不会吧?” 同事有些迟疑。 她倒不是觉得嗓音不像,而是觉得这音乐风格不像。 当然。 她是一个空姐,不是一个专业人士,她分析不出什么音乐风格的。她只是觉得这首歌带着一股南美的风情扑面而来,压根同李鱼的音乐风格无关。 “真的好像。” 孔洁虽这么说,但也不能肯定。 因为这音乐风格太怪了。 它有别于咖啡馆经常放的爵士乐,而是有着柔和宁静的节奏,特像一个人安静下来读书看报,喝咖啡,想事情等等做自己喜欢的事儿时,那种惬意、心中小欢喜带来的抖腿和轻轻哼唱。 同事:“进去问问就知道了。” 她们进去点了两杯咖啡,顺便问了一句。 她们很快得到了咖啡,也得到了答案: 歌名是《the girl fro ipanea》,来自伊帕内码的女孩。“非常酷的一首歌——”服务员对俩人很亲切,还赠送了她们一份甜点,因为他也想不到这首不经意间在咖啡馆流行起来的音乐,竟然=是她们的同胞写的。 “我去,真是李鱼!” 同事拿着咖啡出来时,依旧觉得不可思议。 孔洁:“谁刚才说李鱼没这影响力的?” 同事:…… “好吧。” 同事平常喜欢来点小众的,优雅的,小资的,弄点与众不同的优越感,今儿想不到直接在李鱼这儿栽了,她还真没话说:“李鱼太牛了。” 孔洁也觉得李鱼太牛了。 她刚才说放《告白气球》,就调侃一下而已。 结果—— 就像成为孕妇后,到哪儿都是孕妇,她们一路走来,发现许多咖啡馆在放这首歌,压根不用咖啡馆割国人韭菜,大魔王轻轻松就把他们韭菜割了。 孔洁打卡也有了新内容。 她在这儿,举着咖啡打卡拍照以后,又配上早上在咖啡馆拍的江阳照片,一起发了朋友圈,并配上文字:“塞纳河畔左岸的咖啡,我手一杯,听着李鱼《来自伊帕内码的女孩》,想到早上刚在咖啡馆见过老贼,世界真奇妙——”,! 作为一名空姐。 孔洁还是有不少好友在时刻等她更新朋友圈,然后点赞评论的。 所以—— 在发出去不到半个小时,下面就有许多人在评论了。 不理那些舔的,捧的,甜言蜜语终究是想睡的,问的最多的就是《来自伊帕内码的女孩》是什么歌,大魔王什么时候出过这歌了? 这还真把孔洁难住了。 她查了一下中文网络,关于这首歌的介绍寥寥,大多是一些新闻通稿,就李鱼助力ti音乐登录巴西什么的新闻通稿,歌压根就没上线国内平台。 这正常。 这歌估计是ti音乐独家买断在海外做宣传的。 这音乐软件又不在国内,国内自然听不到。 李鱼超话倒有人搬运这首歌的试听,但只有几十秒,粉丝说不出个所以然。 她又在英文网络上搜。 这上面关于这首歌的信息就多了。 这首歌一共两个版本。 一个是英语版。 一个是葡语版。 这首歌最早在短视频平台上火的是官方在巴西地区暴推葡语版。 后来—— 短视频上出现了许多这首歌配的短视频。 然后—— 许多人开始讨论这首歌,分享这首歌。 “哦,上帝,这首歌太迷人了,我在咖啡馆第一次听到这首歌就深陷其中了。” “听这首歌前,我根本不知道李鱼是谁,但听完这首歌以后,我爱上她了!!” “这首歌简直为依帕内玛海滩注入了灵魂!” 作为作为全球公认最时尚浪漫的海滩,这评价不可谓不高。 “强推葡语版,味儿太正了,这才是真正的巴西音乐!” 孔洁:…… 而—— 经孔洁观察,对许多音乐人而言,这首歌带给他们更多的是—— 一脸懵逼。 二脸懵逼。 真正意义上的懵逼。 “沃德法克儿,这首歌怎么写出来的?” “哦买噶,这什么叼歌!” 这是许多音乐人发在社交媒体上的话。:()开局失业,我让歌坛大魔王回归
第七百七十七章 the girl from ipanema(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