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姒姒不是第一次做生意了,原先住村里,她便经常四处翻找特产,譬如羊肚菌,野蜂蜜,忙碌一个月,东西寻到不少,可卖不上价,收入只勉强够日常开支。</p>
如今不同。</p>
寻常的红纸,也能变成钱。</p>
她觉得城里来对了。</p>
发财指日可待。</p>
接过钱,不免喜笑颜开:“谢谢惠顾。”</p>
有了好开头。</p>
接下来的买卖更加顺利,不到两小时,窗花便卖得差不多了。</p>
收入比预测的多。</p>
足足八毛。</p>
离过年还剩一周。</p>
到二十八那天,这些估计就卖不出去了。</p>
除却准备的时间,她还能卖两天。</p>
货物充足,生意若再顺利,五块钱应该能挣下。</p>
日子有奔头了呀。</p>
她将剩下的窗花送给看门的小哥。</p>
小哥原本想收她地摊费,此刻也不好意思开口。</p>
放她走了。</p>
应姒姒外出大半天,身上早已冻透。</p>
她小跑着往秦家方向。</p>
经过百货商店门口,停下脚步,转身进去。</p>
逛一圈,用刚挣的八毛买了一身的小婴儿衣服,拿着去秦家。</p>
快挨着秦家所在巷子口时。</p>
看见借炭火给她的邻居大娘手拎粪桶,与另一位街坊闲聊。</p>
“秦家小媳妇,又来找宴辞啊。”邻居大娘姓钱,笑盈盈的揶揄道。</p>
应姒姒腼腆一笑:“大娘好,我今天已经和阿辞领证了,属于正经夫妻。”</p>
言外之意,你可不能和人说,我没结婚总往男人家跑啊。</p>
钱大娘道:“知道,你婆婆一早就和我说了。”</p>
应姒姒傻笑:“是嘛,我还有事,大娘,你们慢聊啊。”她走了。</p>
钱大娘笑道:“小丫头长的真俊巴,真讨人喜欢。”</p>
“再俊巴讨人喜欢,男人发疯的那天,她也照样得挨打。”</p>
钱大娘叹气,她昨天提醒了,可惜丫头没听进去,她抱着侥幸道:“这么些年没听他家人说过他的情况,指不定好了呢。”</p>
“真好了,能要这丫头?”</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