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和看了她一眼,知道她没说实话,不过刚才她也有没说实话,自然不会不识趣多问。
另一头,宫怿和秦艽同坐一车,往行宫行去。
秦艽心中埋了许多疑惑,现在找到机会自然 都问了出来,宫怿也没瞒她,将其中大致具体说了一下。
信是淑和大长公主报的,虽把淑慧大长公主带上了,但今日这事发生在她的别庄里,肯定没有这么简单。而宫怿之所以会提及宁国大长公主家那位排行为七的小公子,也就是淑慧大长公主口中的李显记,也与淑和大长公主有关
宫怿在来洛阳之前,就知道这次要面对一帮宗亲,这些宗亲说亲近关系也不太亲近,从他这里算都是别支的,可要说完全不搭理也不可能
大梁建朝之始就是以家族为力量,笼络了关陇眢世家门阀,这就像是一个永恒不破的循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用的时候自然是好,可同时又怕对方势大,于是只能拉拢收买各个击破
而与合作对手相比,显然有血脉关系最亲近,所以方一开始皇帝都是拉着宗亲势力打压世家门阀的。
当世家的势力得到了遏制,此消彼长宗亲势力又太过,为了削减这些宗亲们的羽翼,宫怿之前的祖辈可是费了不少力气,才形成目前这种局势。
如果认真说起来,是皇帝对不起宗亲。
可与皇权来说,没有对错,只有敌我,所以才不触犯皇权的情况下,皇帝是极为优待宗室的。而这些宗室经过几代渐渐远离权利中央,空有封号,有的人过得并不如表面风光,也因此有些人颇有些破落户的秉性
也就是所谓的仗着辈分或者往年的情分功劳胡搅査缠,宁国大长公主算是一例,当年宫怿随先帝巡视陪都时,便见识过这种场面。例如你跟我谈君臣,我与你说当年你爹还没当上皇帝如何如何,你跟我谈皇权,我跟你说我爹乃至我爷爷为了宫家的江山如何如何。
宫怿算到了这些,唯独没算到事情会发生在秦艽这里,宁国大长公主会选着这种场合,又故作恶人说岀那些诛心之言,不外乎冲着秦艽的皇后之位,又或是冲着皇帝的后宫而去。
皇帝独宠一人,本就犯了大忌讳,皇帝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旁人当着他面不敢直言,不代表也不敢当着皇后。
尤其这个皇后出身卑微,家族势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以臣子之身对皇后抨击,那是僭越。可若是以长辈’身份,尤其还是个上了年纪辈分极高的女性长辈,进可说是长辈对晩辈女眷的训/诫,退可说是老糊涂了
可于皇后而言,却是大庭广众之下受人申斥,等于作为皇后的颜面尽失,以后有何颜面母仪天下,面对世人。
至于那李显记,乃宁国大长公主一个极为宠爱的孙子,可惜此子不成器,没少仗着公主府的面子在外面惹是生非,做些欺男霸女的恶事,旁人碍于宁国大长公主的身份,都是敢怒不敢言。
宫怿之前会提及,说白了就是威胁,也因此宁国大长公主才会气成那样
这么说来,这位淑和大长公主倒是个好的
识趣者才能长存,这事朕记着,改日还在她后辈子嗣身上便是。“宫怿浑不在意道
恐怕背后还有其他人。“秦艽微蹙着眉,说得有些忧心忡忡。
你不要担心,回去后朕让人去查了便知
作者有话要说:
前面关于长公主大长公主称呼的省略,已经都补齐了,免得大家误解。就例如太平公主的全称是镇国太平长公主,但实际上普遍称呼太平公主,不然太长了。
然后我看了下评论,发现有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何秦艽要忍着宁国大长公主,为什么对方不让座,那么拽,大概解释下。
前提是,这个是仿唐的背景,文刚开始的时候就不止一次说过,所以别把宋明以后程朱理学大行其道,乃至清朝入关以后&039;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全天下的人除了朕都是奴才&039;的思路套在隋唐时期
这个时候相对是比较有人权的,唐宋是士大夫和君王共治天下,唐朝上朝的时候是大家都坐着,宋明上朝是皇帝坐着,大臣们站着,汉人王朝都是大臣向皇帝行拜礼和揖礼,而不是跪拜礼,只有非常时期才会跪拜。不是像电视里那样,見人就跪,跪的膝盖都没了。
同时,也不是所有皇族宗室都是像明朝那样被当成猪圈养着,像清朝那样岀京一百里都必须皇帝准许,在之前的朝代里,他们是允许涉足朝政的,甚至允许拥有兵权。说到这里,就有点扯远了,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宗室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没有地位。
什么是宗室?公主只要一天没死,即使嫁给外姓,也是宗室。尤其唐朝的公主地位高,这个应该都知道的。
而所谓的宗室,其实说白了就相当于民间百姓的宗族,古时候讲究家天下,干什么都是上阵父子兵,哪怕现代,还有个家族企业。家子亲戚你除了讲皇权,难道不讲亲戚情分吗?不敬长吗?
我看有人提到天地君亲师,说到君王最大,所以秦艽不该给公主长辈行礼。其实天地君亲师起初的含义不是这样,大意是敬天法祖、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而天地君亲师的等级观念是在宋明之后才大行其道,也就是在程朱理学之后
从汉代开始帝玊就是以儒家思想治国,但一开始儒家思想其实并不受欢迎,一直到汉代董仲舒改革成了新儒茡,宣扬君权神授,把君主的地位神化了,才开始被帝王追捧。(在女师爷里有一章写过,我差点当成这个文里写了)然后经过隋唐时期融合佛教的教义和道家的道义,直至在宋朝又发展成程朱理学这个流派。
儒家讲究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帝王要行德政、仁政,中庸之道。这就是为什么当皇后要贤′,想把太子搞下台,攻击他德行不好是最佳利器。也许让我们现在人看起来不可理喻,但事实上那时候就是这样。
话题说回来,说了这么多宗室的闲话,宁国大长公主是宗室,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她代表着宗室,用白话点说,就是男方家里长辈对女方的态度。
而宁国大长公主为什么那么嚣张,因为她抓住皇后不贤的把柄了,众目睽睽之下,秦艽翻脸就是佐证了不贤的证据,秦艽不翻脸就是默认,皇后自己都默认不贤(不让皇帝纳后宫是不对的)了,转头回去就有人上书陛下该充盈后宫,皇后敢说一个字就是不贤等同淑慧大长公主刚开始为何给秦艽脸色,她受命宁国大长公主人前让皇后不贤’,只是秦艽没上她的套,做的让人没得挑,又有淑和的原因,所以她后来又倒戈了)
为什么宁国大长公主敢堂而皇之搞皇后,因为世人都认为皇后霸着皇帝不让纳妃,就是不贤。她的共同利益者,那些大臣们,都这么认为,还有原因后面会讲
为什么当着66,她又怂了,因为66拿她在乎的东西威胁她,大概意思就是你搞我媳妇,我搞你孙子
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懂,有些遗漏的,正文里应该能看明白。
这段时间长智齿,牙疼的厉害,更新不太稳定,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