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2 / 2)

公子凶猛 堵上西楼 1399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第二次差不多是泰和四十年了,这时他已经扬名天下,被誉为武朝文坛第一人。这次他来虞朝为的是学子交流,他带了五十武朝学子前来,就住在了稷下学宫,他也讲学,也听我们的教习讲学,这次呆的时间比较久,大概有半年左右吧,我和他还有当今的国子监祭酒上官文修,算得上是比较熟悉了,也经常在一起饮酒交流。我是很佩服他的,他对于圣学研究颇深,自从他二十岁左右就在武朝传播推广圣学,并说服了当时的武帝立圣学为国学。那次他所带来的五十弟子都是极有才学之人,他们在学宫再学圣学半年,然后随着他返回了武朝。”

“自那以后,圣学在武朝传播的更快,武朝的文事也愈发鼎盛起来。”

“这最后一次……是宣历元年,我朝新皇登基,文行舟带使团前来祝贺,我与他又有过一次长谈,这一次并不愉快,因为我们对于圣学的理解有了偏差,准确的说,是他认为这圣学并不完美。”

“总之,文行舟此人肯定是有大才学的,至最后一次相见之后,我也曾时常反思,这圣学传承至今上千年,其实历朝历代都有大智者在将它进一步完善。而今圣学推崇的是仁义礼智信治天下,文行舟的观点是,这仁义礼智信……得教化者当然明理,可对于那些未曾得教化者,却并不能约束他们。所以这天下才有各种罪犯,如盗窃者,弑父者,叛君者等等。他提出在仁义礼智信之外,还应该有法,他对此法的解释是法度、法规,用度以衡量人们做事的准绳,以规来定人们做事的分寸。然后定以罪责,加以宣扬,如此人们才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去做。”

秦秉中一口气说了很多,傅小官对文行舟的了解通过这一席话有了初步的概念。

这人……当真了不起!

他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的圣学,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如果他的这一学术能够在武朝得到推广,那么武朝就是这个历史上从人治转为法制的第一个国家。

对于文行舟个人来讲,他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武朝这个国家来讲,它必然走在别的国家的前列!

“你问文行舟所为何事?”

“是这样,明年寒食节武朝文会我要去一趟,听闻文行舟是武朝大儒,想必会遇见,所以了解一下这个人。”

“哦……”秦秉中微微颔首,沉默片刻说道:“你若是见了他,替我带一句话给他。”

“秦老哥您讲。”

“就说……经过这些年的思索,我认为他是对的,如果他已有著书,请他带一本给我看看。”

……

一番长谈至酉时,天色已晚,傅小官和董书兰告别了秦秉中,返回了董府。

路上董书兰问起了秦秉中的那番话,“秦老既然认为那文行舟是对的……这岂不是对虞朝的圣学体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历史总是往前的,当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这圣学就需要跟着进步。事实上我也认为文行舟的观点是对的,只是……依然不完善。”

董书兰就觉得奇怪了,这么新奇的观点你仅仅一听就觉得不完善?

“那你倒是说说如何才是完善的?”

傅小官笑了起来,“我若说君权神授本就不对,你会不会去告发我呀?”

董书兰瞪了他一眼,“净瞎说,你这思想很危险,可万万不要说出去。”

“哎……我知道啊,所以呢,这种著书立说之事,我是没那胆子的。”

回到董府董康平已经在家,见傅小官和董书兰回来便招了招手,两人走了过去,在董康平的下首坐下。

“那件事陛下的意思就你们俩去完成,所有的银钱不经由户部,而是通过书兰向你家里付出去。但是不能一次性向书兰的户头上注入过多的钱,所以你傅家前期得垫付,这事儿你得有个底。”

傅小官顿时就不乐意了,哪有这样做生意的?

董书兰不明所以,看向了父亲,董尚书简略的将事情给董书兰讲了一番,董书兰也不乐意了,这是国家的事,凭什么让傅家来垫付?

那可是一大笔银子,且不说傅家拿不拿得出来,万一这中间出个啥岔子,傅家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董康平看着傅小官也很无辜啊,“这是你给陛下的建议,你想想,若是大笔资金流向了书兰的户头,这有心人一查就知道是怎么回事。现在陛下的意思是通过挺美,将这些钱分批的转入书兰的户头,这就没有人会去注意了不是?”

而董康平没有说出来的是——国库的库银在安排完了明年必须花销的那部分之外,已经不足以支付这一笔钱了!

这特么的,果然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