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那好日子像个什么模样?”
“牛羊满山,粮食满仓,所有人都能穿上好衣服,所有孩子都会进学堂,所有女子都能够用上香水,所有老人都将得到赡养……大致就是这样。”
人群顿时沉默。
彭于燕的这番话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他们无法去想象那是怎样的场景,只觉得那是好美好的样子。
如此十余日,这些人所谈论的多是傅小官,以及忻州和蓝旗商贸城。
以至于他们最后请示了彭于燕,换取了盐之后,想要去距离更近一点的忻州商贸城看看。
彭于燕沉默了许久,才点头同意。
这群青年们自然欣喜,唯有枯蝉看见了彭于燕脸上的落寞。
忻州城,曾经有一座巨大的府邸,它的名字叫安国公府。
九月二十八,午时,彭于燕一行抵达了暮阳郡外的十里盐场。
所有人顿时震撼——放眼过去,是一大片白花花的晾晒在青石板上的盐!
它们就像冬天里的雪一样,铺满了巨大的盐场。
而在更远的地方,是连绵的房舍,进进出出的是繁忙的人群。
有人挑着担,有人推着车,那担子里,那推车里,都是满满的盐!
“我的天……”完颜宗张口结舌,“这得值多少银子?”
莫要说他们,就连彭于燕此刻也震撼无比。
她已经见过了这白盐,并明白这白盐比之青盐不知好了多少。
青盐一斤五百文,那么这白盐又将卖到多少?
这些盐卖出去,整个自治区的财政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那么,等他其余的产业兴起之后,这自治州将会富足成什么模样?
“我想……最多再有一年,这好日子就会来了!”
疯狂的盐 上
李金斗李大掌柜的长子李家正坐在这盐场的官署里。
他本已经抵达了武朝,却被傅小官的一封信给招来了这自治州。
此刻他正在飞快的拨打着算盘,统计着每日出产的盐。
他越算越心惊,越算越佩服这个东家傅小官!
盐场自八月中旬建成以来,仅仅月余,而今已累计产盐九十万斤!
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是白花花的银子!
比印钱来的还要快的银子!
他被傅小官直接任命为盐场财务大臣,他不仅仅是要管理盐场的账目,他还得负责这盐的销售。
但他始终不明白,这么好的盐,为啥只卖和青盐一样的价格?
傅小官没有和他解释,对他如何去卖这些盐,也仅仅提了一嘴,可让荒人用牛羊马匹来换,至于其它……李家已经习惯了这个甩手掌柜。
而今暮阳盐场可用牛羊换盐的这个消息已经通过官府传达了下去,短短半旬,换出去了二十万斤的盐,按照一头羊换三斤盐,一头牛换十斤盐这个标准,盐场现在有四万头羊和八千头牛!
六天前,他已经安排人将这些牛羊分别送去了忻州和蓝旗两地的商贸城,那两个地方,而今已聚集了许多的商人。
虞朝和夷国乃至于武朝,都习惯于吃羊肉,至于猪肉,那玩意儿味道不好,价格低廉,只有贫民才会买来吃。
一同送去两地的还有五十万斤盐!
李家完全相信这些牛羊和盐能够很快的销售出去。
这盐场而今每天的产量还在提高,按照东家的说法,这么多的人,理应达到日产八万斤盐——日入四万两银子,这一年就是……一千五百万两!
而盐场的开支呢?
人工日十文,累计万人,日支出工资百两银子……这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李家在算完了这账目之后,就更加的无语了。
这特么就是挖到个金矿啊!
天下诸国,其财税几乎一半来自于盐铁,曾经的荒国之所以过得如此苦寒,就是这地方以前没有盐!
若不是这地方的牛羊上等,根本无法立国。
按照虞朝税入,每年大致有一千万两的税入在盐铁,而盐占了一大半,至少七百万两银子是盐产生的税收——这是全国的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