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大夏在向海路的国家宣扬武力,这是为了保证大夏国策的推行,保证大夏商人的基本利益。”
那些使节们就惊呆了,尤其是高丽国、文莱、星罗等亚洲沿海国家的使节们,他们早已臣服于大夏,成为大夏属国已有年了。
他们清楚的知道大夏军事的强大,甚至大夏官府还请了他们去参观了下野军港。
他们原本以为大夏拥有三支强大的海军舰队已经不可战胜了,没料到大夏皇帝居然一家伙就增加了六个海军舰队……他这分明就是要去侵略!
不过他们转念一想,就算是大夏去侵略也是攻打新的地图上所说的欧洲北美大陆的那些国家。
大夏若是将海路贯通,对于他们这些亚洲海边小国而言也是极为有利的。
大夏吃肉,他们跟在后面总能喝到一口汤。
就像大夏贯通了陆地丝绸之路一样,他们的商品也参与了进来,这给他们本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为了更加高效的完成第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接下来我要讲的是……大夏权力机构的重组!”
这是重头戏,所有人都竖着耳朵听着,偌大的启明大殿里雅雀无声。
“三省六部制度保持不变,三省六部的领导人组为大夏之内阁,大夏所有政策法令以及军事行动,皆由内阁草拟、商议和发起。”
“六部重新规划,国防部和兵部合并,统称为兵部!负责大夏所有军事事务。”
“商业部和户部合并,统称为户部,负责大夏所有商业和民生事务。”
“其余吏部、礼部、刑部和工部名称不变,但职责权限有所增加,呆会再详细阐述。”
“三省……朕任命燕熙文担任尚书省尚书令一职,原尚书令孟常平进入内阁,担任内阁幕僚。”
“朕任命宁玉春担任中书省中书令一职,原中书令卓一行入内阁,担任内阁幕僚。”
“朕任命秦墨文担任门下省门下侍中一职,原门下侍中南宫一羽入内阁,担任内阁幕僚。”
“朕任命云西言担任户部尚书一职,原户部尚书游先知入内阁,担任内阁幕僚。”
“朕任命卓别离担任兵部尚书一职,原兵部尚书朱卫入内阁,担任内阁幕僚。”
“……”
“大夏有三位总督,这是当初大夏一统时候特别设立的,而今大夏四方平定,为了不造成权力的交叉,朕宣布,大夏撤销总督这一职位,原长今城总督樊天宁入内阁、原金陵城总督燕师道入内阁。敕勒川自治区和西夏自治区行政管辖不变……”
这场大朝会从清晨开到了傍晚。
这是一场足以震惊天下的人事变动,它来的如此之迅捷,以至于许多的官员都没有回过神来。
大夏而今十一道两个自治区,除了两个自治区的最高行政长官没有变之外,其余十一道就连远东道的道台都发生了变化。
一大批年轻的官员被启用,一大批年岁在五十上下的官员被罢免。
那内阁,骇然成为了曾经许多高官大员的聚集地,他们被陛下赋予了一个新的使命——辅佐!
辅佐陛下,也护送这一大批新的官员们上马,陪着他们走一程。
陛下采用的是这样的权力交替,这法子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除了曾经的三位宰辅和两位总督,这事儿傅小官早已和他们通过气。
“昔日的大夏,在诸位大臣们的带领下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走入了快速发展的车道。你们功不可没,朕不会忘记你们,大夏也不会忘记你们!”
“大夏将推出退休政策,朕亲自草拟大纲,由户部来完成细则。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所有为大夏奋斗过的官员,在五十岁可退休,享受国家给与的退休待遇,无论是县令还是宰辅,退休待遇一视同仁!”
“朕希望大夏新的领导班子能够认真听取内阁幕僚的意见和建议,能够主动发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在而今的基础上,再带领着大夏踏入一个更高、更强、更广阔的台阶!”
启明大殿里掌声雷动,有人在祝福,有人在安慰,有人在笑,也有人在失落悲泣。
一个新的领导班子成立,就意味着旧的领导班子没落。
那些曾经身居高位者忽然之间丢了官儿,也或者入了内阁得了个高大上的闲职,他们心里终究有些失落,有些人能够转得过弯来,明白这就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