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2 / 2)

北宋大法官 南希北庆 1397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晏几道困惑地看着张斐。

张斐道:“故事不是文章,旁白不是诗词,最好是用通俗的语句来写。”

晏几道问道:“为何?”

许遵父女也不明所以地看着张斐。

张斐解释道:“其实方才我岳父大人已经点出问题所在。”

许遵急得指着张斐道:“你小子可别瞎说。”

这种事文人可是很计较的,要是传出许遵批评晏殊的词,晏门中人可能就会上门讨教讨教。

张斐道:“岳父大人勿怪,我的意思,方才岳父大人也被晏先生的词深深吸引。”

许芷倩插嘴道:“那是因为晏先生的词写得非常好。”

“可这是谁得诗词集?”张斐问道。

许芷倩道:“晏公的。”

“就是这么个道理。”

张斐道:“这诗词集缺乏层次感,晏先生的词和文章写得太好,以至于没有突出晏公的诗词文章。”

晏几道忙道:“三郎此言差矣,我的诗词文章岂能遮盖住父亲的光芒。”

“相近也不行。”

张斐道:“这是个人的诗词集,整个核心就是晏公,故此一定要突出晏公的才华、性格、经历和理想。而晏先生的诗词文章,实在是太具有个人风格,这反而会令读者无法完全沉醉于晏公的才华之中。

晏先生可以写一些词,但只能用于点缀,而不能成为内容的主题。

到时我印刷的时候,也会给予丰富的层次感,比如说,晏公的诗词,我会有比较细的字体,而旁白故事,则是会用比较粗的字体,注解则是会用最小的字体。

因为我们要达到的目的是,让读者去阅读晏公的才华、性格、浪漫、政治理念,而不仅仅是晏公的诗词。”

许遵听得是稍稍点头。

张斐这么一说,他突然回想方才阅读这书籍时,里面每一个字都写得令人拍案叫绝,他的目光甚至被晏几道的才华给吸引去了。

因为晏殊的诗词,已经是名声在外,除李清照之外,其余人都为之折服,晏几道虽然跟晏殊一样,也是少年神童,但现在名声并不大,还是初出茅庐,这反而会让人眼前一亮。

晏几道也立刻悟透其中之理,连忙拱手道:“多谢三郎赐教,我立刻回去更改。”

张斐又道:“其实晏先生可以以我的标准来写。”

“你的标准?”晏几道诧异道。

张斐点点头道:“就是我能看得懂的标准。”

晏几道是傻乎乎地问道:“三郎看……看不懂吗?”

张斐摇头道:“老实说,看不太懂。”

许芷倩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许遵也没忍住,呵呵笑起来。

你说了这么多,结果你根本就没看懂。

晏几道微微一笑,道:“俗话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郎之才,不在这诗词文章中。我听闻过不了多久,三郎将会去国子监讲学。”

高文茵惊讶地看着张斐。

她的文学造诣,跟张斐相差不差,国子监乃大宋最高学府。

张斐竟然要去国子监讲学。

张斐尴尬道:“晏先生听谁说的?”

许遵呵呵道:“还能是谁,不就是那司马君实说得。”

张斐讪讪道:“我就是去讲讲讼学,跟诗词文章没有半点关系。”

晏几道拱手道:“若有机会,晏某定会前去听讲。”

“这个……嗯……真是赶鸭子上架啊!”张斐脸都红了。

毕业证

国子监再怎么也算是这大宋第一学府,能去国子监教学的,那绝不是一般人,不说官职大小,但至少学问方面是能够服众的。

张斐纯纯一个珥笔,真得是要啥没啥,他跑去国子监讲学,这在以前真是不敢想象的。

这晏几道也是国子监出来的学生,那他当然觉得好奇,希望能回母校见识一下。

就连许芷倩都觉得有些好笑,等到这晏几道走后,她便是急急道:“爹爹,到时我,我也想去看看张三如何教学的。”

许遵当即瞪她一眼,“胡闹。”

许芷倩偷偷吐了下香舌。

张斐尴尬地瞄她一眼,不禁抱怨道:“这个司马学士也真是的,当初是说我去分享一下争讼的经验,他他倒好,直接说我去讲学,这这不是给我添麻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