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们要做的是,打击那些带有欺骗性质的,比如说,欺负百姓不识字,利用契约诈骗百姓。
另外,方才蔡京说得也对,百姓要活命,再高的利息,他也得借,借钱这个问题上,我们其实很难有所作为。
故此我们要在还钱这问题上下功夫,在合法的情况下,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我要制定严格的法律,强制他们还钱,但是我们又要确保不会导致借钱者家破人亡。”
这一番话,真是如醍醐灌顶一般,令他们茅塞顿开。
他们一直都在想着,如何在借钱方面禁止高利贷,因为高利贷是在借钱的时候发生的,还钱只是履行结果。
如果不卡在第一道手续,等于是放任高利贷。
但问题也出在这里,大多数去借钱,都是借活命之钱,纯粹是你情我愿,你是卡不住的。
然而,他们痛恨高利贷的原因,是高利贷害得百姓家破人亡,而这个家破人亡,其实是发生在结果,如果是奔着这个目的去的,是可以在结果这个程序上,有所作为的。
法律是无法禁止百姓去借高利贷的,但法律给予百姓最起码的生命保护。
当然,保护的理由,必然也是你要将钱还了。
“学生受教了!”
四人同时拱手道。
对于老师的话,他们总是心悦臣服。
正当这时,李四突然走了进来,在张斐耳边小声道:“三哥,大狗那边来信了。”
说着,他将一封密信递给张斐。
张斐接过来,拆开一看,上面就写了四个字——放手去干。
上官均好奇道:“老师,什么事?”
张斐一怔,瞪他一眼:“少关闲事。”
说着,他又向四人道:“就为师方才说得,你们四个好好再讨论讨论,我有点事要处理。”
他急急出得门去,立刻向李四吩咐道:“请苏小先生过来一趟。”
“是。”
运筹帷幄
其实对于赵顼这一道密令,张斐并不觉太意外。
他在给赵顼的信中,并未有去过分去强调那精兵战略,因为就北宋的地理环境而言,确实需要更多的驻守军队,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张斐在信中是强调皇家警察。
这套路依旧,与其去整顿军政,费劲心思,将这摊浑水去肃清,就还不如另起炉灶,这个炉灶就是警署。
赵顼一直也是这么做的,只不过之前做法,是警署从禁军招多少人,就转移多少财政过去。
若是直接裁军,就可给予警署更多的财政。
另外,张斐还将苏辙的建议,告知赵顼,而这也符合赵顼与张斐的计划,那真正税务司就是潜伏在暗中的。
这个间谍计划,也是得到赵顼的极大认可。
当然,苏辙对此是一无所知啊!
而张斐也不打算告诉他。
“不知张庭长考虑的怎么样?”苏辙来了之后,语气平淡地问道。
张斐稍稍审视他一眼,“冒昧问一句,苏小先生似乎也不是很着急。”
苏辙如实道:“说到底这也只是一个小案,将心比心,如果陈光是先到你们皇庭,张庭长来找我说,我也会慎重考虑的。”
这就是他与苏轼最大的不同,他更懂得去妥协。
张斐点点头,又道:“那如果我不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