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紧,即便不成,也不会影响青州的治理。”
富弼呵呵笑道:“但是京东东路就不一样,那边肯定会更早出问题,当地官府所为,非长久之计,他们也是要赌公检法先支撑不住。”
文彦博捋了捋胡须,“那我们得将此事告知君实。”
“不用!”
富弼摆摆手道:“只怕他比我们更清楚。”
文彦博忙道:“是吗?”
富弼道:“你是否有印象,有一件事,他一直都没有提起过。”
文彦博愣了愣,“什么事?”
富弼道:“就是张三的来信,这么大的事,张三是不可能不给他写信,汇报河中府的情况,但是君实却从未提及过,显然他是有所隐瞒的。”
文彦博如梦初醒,不禁大怒,“好你个司马君实,这么大的事,竟然还瞒着我们。”
富弼呵呵笑道:“你还不了解他么,那信上肯定说了什么秘密,倘若告知我们,他会认为自己出卖了张三。”
“这人真是。”
文彦博只是无奈地摇摇头,他们也不是第一天认识司马光,就这么个人,一点办法都没有。
富弼连问都懒得去问。
珠玉在前
这富弼料想的是一点没错,司马光至今都没有向任何人透露那封密信,倒不是说他不相信富弼、文彦博,只不过他认为张斐到底算是一个卧底,如果说出去的话,那就是失信于张斐,此非君子所为。
其实司马光跟王安石一样,都是原则性极强。
但是二者的区别,就在于身边的人,如保守派这边,文彦博、富弼即便知道司马光隐瞒了一些事,也不会怪司马光的,这就是君子之交。
就如同庆历之时,欧阳修一道奏章,令革新派直接崩溃,妥妥的猪队友,但范仲淹也只能接受,他也不会因此去跟欧阳修断交,因为欧阳修本意也不是害他们,只是想点破党派的本质,不是只有小人才结党,君子也结党,这是必然现象。
换而言之,欧阳修自己也认为他们庆历君子,就是朋党关系,我们在政治上相互支持,相互团结,这不是朋党是什么。
但对于皇帝而言,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你们结党,那我就完了呀,我特么孤家寡人一个,怎么拿捏你们。
好在这是北宋,要换做其它朝代,直接承认结党的话,那肯定是小命不保。
因为这是皇帝最为忌讳的。
你们这些宰相结党,除了对我,还有谁值得伱们结党的。
反观革新派,真是鱼龙混杂,参差不齐,大家都是因为一己私利,才聚集在一起的。
因为王安石看中的是理念,认同新法的他就用,而不是什么道德品质。
不过这也不能完全怪王安石,他的理财理念,跟儒家理念不一样,大多数儒家君子不认同他,他只能从别处找。
但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在历史上,革新派虽然掌权,可没有坚持多少年,就立刻分崩离析,反观保守派,虽然一直被压着打,但一直团结在一起,即便彼此之间有矛盾,但在公事上,大家还是能相互帮助,相互理解。
这就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而这也是司马光在选贤任能上所追求的。
看上去是很婆婆妈妈,完全就不像一个干大事的人,可一旦形成,内部将会非常坚固,不过也有可能直接夭折。
凡事都有两面,就看你怎么去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