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这事并不全对,但皇帝认为利大于弊,立足长远,那值得去做,甚至是不能再拖,必须当下就要解决的问题。
至于说郑氏二女的事,
皇帝可以不做,也可以做,皇帝最后选择做,自然有他的用意。
“召魏征来,朕要跟他当面谈谈。”
西苑草堂。
魏征奉旨前来。
一见面,李世民抬手打断魏征准备许久的话,
“朕拨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
这番话若是放以往,可能魏征听了后要深受感动,也就不会再提辞职的事。
可是这回,魏征觉得皇帝错了,皇帝还不肯认错,那他就不能再当这侍中。
“陛下,臣得陛下赏识信任,授臣侍中要职,主持门下省事务,与中书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核诏令,签署章奏,负有封驳之权。”
“臣得对的起陛下的这份信任,必须得尽到自己的职责,”
“可如今陛下一连串的旨意,皆未经中书门下,这是斜封墨敕的私旨,朝廷中枢不能承认,若是陛下能收回中旨,臣也愿收回辞表。”
李世民皱紧眉头,这牛鼻子又犟上了。
“朕错哪了?”
魏征开始瓣手指头,跟皇帝一五一十的说他错哪了,
李世民越听越火,胸膛剧烈起伏,双眼都泛红了,这魏鼻子真的让他很想上去踹两脚。
“你处处言五姓郡望,门阀世家,可那都是以前的事了,如今朝中,五姓可有一个宰相?你魏征当年穷困到出家成了野道士,可如今朕授封你为郑国公、左光禄大夫、侍中,让你门列二等,
你却反而非要捧五姓的臭脚,魏征伱太让朕失望了。”
“陛下为一国之君,岂能因个人之好恶而定政策,这样岂不成了杨广第二?难道是因为陛下灭了DTZ又灭了吐谷浑便膨胀了?那臣要说,当年隋炀帝继位后,也一样压制的突厥可汗为他割草开路,一样灭了吐谷浑,还灭了伊吾,让西域诸国纷纷来朝贡,还灭林邑流求,可最后结果呢?”
“陛下想重蹈复辙吗,那可就是几十年前的事。”
“住口。”
李世民怒喝。
魏征直接把三梁进德冠摘了下来,态度十分坚决,“既然陛下已经听不进臣言,那臣又有何脸面可再任这侍中?”
“臣又如何做朝廷之宰相?”
“臣老眼昏花,难以任事,请辞去侍中之职。”
“魏征,你不要三两句就要辞职,这岂是身为宰相的行为?”
“臣请辞!”
魏征放下进德冠,直接退出草堂,
李世民气的一脚把面前书案踢翻,这个牛鼻子老道,真是从来不让人省心。
可是皇帝坐在那呼呼喘了一阵粗气后,终究还是不打算收回赐郑氏二女的旨意。
这事不能低头,
既然做了,那就只能做到底,要是现在收回旨意,那氏族志只怕就一个结果,还没正式刊氏,就得把稿子废弃焚毁。
这是皇帝无法容忍的结果。
在经过一天一夜的思考后,
皇帝下了一道旨意,考虑到魏征目疾固辞,听解侍中,进封正二品特进,仍知门下省事。
雍州别驾杨师道,拜侍中。
魏征仍是宰相,但因魏征现在发脾气回家去了,也不回门下省上班,李世民就把姐夫杨师道拜为侍中,让他主持门下省事。
当然,给魏征还保留了宰相职位,以特进,仍知门下省事,他要回来上班,那就跟杨师道一起主持门下省事。
给他散阶升一级,也算表示对魏征的认可,但让皇帝收回旨意,不可能。
武怀玉听到这消息时,也很惊讶,想不到魏征还真跟皇帝杠上了。
当年皇帝要册封郑仁基女为充华,最后是魏征硬插一杠子,生生把这事搅黄了。
可这一回,魏征二番战,结果就算他以辞相来反对,可皇帝仍没妥协。
“杨驸马这倒是天上掉馅饼啊。”
去三原龙桥的路上,武怀义笑着跟怀玉说道。
“也未必就是馅饼,不过对于杨驸马来说,倒确实是件好事,起码他这也算是弘农杨家第二位大唐宰相了,对杨家和对他来说,这都是件大好事。”
至于杨师道这宰相能当多久,其实明眼人都知道,他只不过是个临时代替的。可再代替,那也是宰相。
“看来你这次郑尼姑纳定了。”怀义还取笑他。
武怀玉倒无所谓,想当初李三娘还去终南山做过道姑呢,人家唐高宗不也把在白马寺出家的武媚娘接回宫了。
牛鼻子·魏·嘴炮·征,这回是撞铜墙铁壁上了。
由此也看的出来,皇帝确实跟以前不太一样了。
要是贞观初,皇帝就算心中不满,可只有大臣力谏,反对的声音大,皇帝还是会妥协的。
但这次,皇帝强硬无比,虽然他吃天竺胡僧红丹,龙枪被软化了,但这心却更坚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