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如今点府兵,一般的普通百姓也没资格了。
改朝换代的红利,普通百姓已经接触不到什么了,
这里真处处是机会。
首先就是来做工的工钱较高,而来落户的真有田地分,还能分不少。
而还有很多幸运儿进了吕宋军,扛枪吃粮,不仅衣粮待遇好,而且真能升官发财啊,
武怀玉旁边那些来吃早饭的人,有码头的力工,有捕渔的渔民,有贩鱼的小贩,也有些商船水手等,就不少人对吕宋军很羡慕,
不仅衣粮待遇好,这次出征,居然立那么多功。
好多吕宋军将士立功得勋,甚至还授封为那個什么骑士,
“你们听说没,吕宋军有个叫梁阿发的,以前是漳泉沿海的疍民,先前点了吕宋军,因本就在武家做了几年护卫,授了伙长,此次出征,发达了呢。”
“哦,有多发达?”
“听说此人立下大功,授勋三转,”
“三转勋官,不得了啊。”旁人惊叹。
“不止呢,还直接授九品武官。”
“哇,直接就得官了?”
“那可不是,人家得的绢赏都五百多匹,另外还有小一千亩地呢。”
“什么,打一仗,就得了千亩地?”这下好几桌的人都忍不住惊叹了。
就算吕宋的地不值钱,但一千亩也不是小数字啊。一般中原百姓肯来吕宋落户,确实可以每丁直接授田百亩,一户可授二百亩。
如果还属于引进人才什么的,一户可授三百亩。
一千亩,那早就超出庶民能够授田的上限了。
拥地千亩,那是地主了。
“勋田、骑士采邑田、官人永业田、移民落户授田、还有职分田······加起来好像是足有九百八十亩,永业田都占大半数。”
“而且我听说啊,这位梁阿发不仅直接授为九品,而且还被小侯爷选中,调到内牙做了牙兵队头,直接被小侯爷赏识调到身边了,以后前程无量啊。”
众人说着阿发,说他以前的身份,如今的际遇,犹如在讲一个传奇故事。
这样的故事,
对于在码头上闯生活的这些人来说,却恰是最有吸引力的。
“可惜我上次报名参军,没被选中。”
“下次若还有招兵,一定要再去试试。”
“是啊,不奢望能跟阿发一样发达,只求能够当上个武士就好。”
“能当上武卒也愿意啊,还武士,武士可没那么好当的,在军中不是旗手就是伙长等,那都是精锐,号称锐士,立功的锐士听说还能进讲武堂进修,成为武公的学生,将来能成为武官。”
大家吃着早餐,有羡慕者,有期盼者,
“进吕宋军当兵这事啊,咱这些人也别抱太大希望,吕宋军现在多少人想进啊,可要求也高啊,既要年轻还能得勇武,最好是一家人都在吕宋安家的。”
“所以说啊,与其现在奢望进吕宋军,倒不如先在吕宋落户,家人没接过来的,都赶紧接过来,趁现在有机会,过来落户有福利啊,一来就能分田。
一丁授田百亩,一户能授二百亩呢。家里要是成丁多,吕宋衙门也是鼓励分家另立户口的,照样能多分地。
这样的机会啊,我看也不是一直会有的,现在赶紧把家人招来落户,把田地先分到手,而且现在吕宋到处缺人,就算当不了吕宋军,谋个其它的差事也比较容易的,
哪怕是进工坊待遇也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