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今天心情格外的好,拍了拍手掌,
于是教坊的乐师、歌伎舞姬再次表演。
皇帝笑呵呵的说着,
侯君集和张亮两人,也没有出现在今天的宫宴上,这点也有些出乎武怀玉预料的,他知道这两人此时也在长安。
萧瑀那是武德宰相,在贞观朝都曾四拜三罢。
武怀玉知晓并州都督府长史李绩,其实也来京朝集,今天他也没被请来。
李靖和秦琼这两军方退隐大佬倒是都来了,他们一個军神一个门神,还都曾任宰相,
文人们还是比较有成府的,
这要是换成尉迟老黑在殿上,武怀玉要敢抢他位置,他肯定直接就扬起沙包大的拳头动用武力了。
顶多算是给樊兴这几将接风洗尘的,皇帝叫了太子、三公和几位宰相来。
“房相,我自罚三杯。”怀玉笑着叉手。
皇帝还看到了老师,卫国公李靖,义父齐国公秦琼,没想到这两位大佬也来了。
接着是皇后的舅舅宰相右仆射高士廉,大手笔、中书令燕国公马周,
皇帝的亲家公、特进、检校民部尚书参预朝政的萧瑀,
“你家三郎有心了。”
很多人似乎都下意识的忽视了房玄龄,觉得这位好像唯皇帝之命是从,似乎没有什么自己的主张,只是坚定的执行皇帝的意图,但武怀玉很清楚,李世民虽是位圣君,
但李世民用人,可是很喜欢微操的,他的政事堂宰相班子,极不稳定,那些宰相们被他调来调去,进进出出,
要说宰相更换的频率,那是跟崇祯都有的一比。
宰相中的御史大夫李大亮、礼部尚书王珪就没来。
当年武德初,唐败窦建德和王世充后,樊兴、秦琼、程咬金他们以功封国公时,李绩那可是比他们荣耀的多,直接披金甲与李世民同乘兵车入长安城献俘太庙的,
十几年过去了,
“仗虽是樊兴他们打的,但你这定策之功,却也丝毫不差。”
李世民端着杯酒,抚着修饰精美的胡须在那里神采飞扬的感叹着,这一战不仅仅是击碎了吐蕃年轻赞普的野心,
也是彻底的把吐谷浑的反抗之心给击溃。
同时还把西山八国等诸羌,也给打醒了,给彻底震慑住了,这才有诸羌酋长们争相来长安朝贡,不仅亲自来了,还带来了子弟,带来了女儿,带来了土贡。
他们以前也只是表面归附,
吐蕃人来了,还骑墙观望,
但现在,却是完全被慑服,一个比一个积极的跑来长安归附,生怕动作慢了一点,然后大唐的甲兵就要踏平他们的部落。
他们可是亲眼看到吐蕃人集结二十万众,是如何连大唐国门甘松岭都叩不开,然后大唐一反攻,五万步骑把二十万吐蕃联军打的落花流水,追杀千里的。
就算如东女国,也不过胜兵万余人,如何敢跟大唐对抗?
可以说,这一战,虽然在大唐开国以来的战事中,规模根本排不上号,但意义却非同凡响,
这一仗,可以说是彻底奠定了未来川西百年之格局。
教坊的美人歌舞极佳,
乐手们的演奏也很动听。
武怀玉却没多少心思欣赏,他表面放松,其实心里一直繃着,他预感这趟回长安,可能不会那么简单轻松。
今天这宫宴,可能也不同寻常,所以他很提防。
皇帝称赞他定策有功,武怀玉赶紧推辞,说当初定策的是皇帝,还有卫公等,他也只不过是参与其中,提了几嘴建议。
他这般推辞功劳,
皇帝听了只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