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说的却也是有几分道理,
武怀玉人就在这,他这些年在朝四度为相,在地方上也是出镇数個边地,但表现都是有目共睹的。
陛下,自古以来,国家兴亡,不在于积蓄的多少,而在于百姓的苦乐。
陛下想要长治久安,其实也并非难事,只要如贞观初年那样,节俭使百姓休养生息,藏富于民,方能天下长安。”
可现在马周若不同意,这任命也很难发出。
“陛下,臣也反对薛万彻出任蒲州刺史,他统兵打仗冲锋还行,若说治理地方牧百姓,不合适。
如今天下太平,还是当偃武修文,治理地方,应当交给文官而非武将,”魏征站出来补刀。
一个中书令一个侍中,
这两人都反对,
那就算皇帝下旨,也通不过,强行任命,那就是墨敕斜封,要是碰到宰相们强硬点,
薛万彻这蒲州刺史根本不被承认,到时有的麻烦。
“薛万彻任命之事,朕再考虑。”皇帝不得已收回旨意。
“以后刺史的任命,还是由宰相们推举,朕亲自选拔,”
“另外,县令,京官以上各举荐一人。”
皇帝今天听了不少中肯的建议,心情不错,于是当众道,贞观以前,从朕经营天下,玄龄如晦之功也。贞观以来,绳愆纠缪,魏征、马周之功也。又有怀玉、药师镇抚地方。“
”赐诸卿佩刀一把。“
”朕治理国政与往年相比如何?“皇帝认真的询问宰相们。
”朕要听实话,怀玉你先说。“
武怀玉并不喜欢说逆耳忠言,但今天这场合,还是只能实话实说。
”陛下威德加于四方,远超贞观之初也。“
”不用都说好话。“李世民直言,
”陛下,要说不足之处也有,人心悦服不如从前也。“
李世民听了倒疑惑,”远方四夷畏威慕德,故如服,如果说不如从前,何以至此?“
武怀玉答道,”陛下以往以未治为忧,故德义日新。今以既治为安,故不逮。“
”哦,朕如今所为与以往有何不同了呢?“
”陛下在贞观初惟恐臣下不行谏,常常引导他们进谏,听到进谏便乐而听从。如今却不然,虽然勉强听从,却面有难色,这便是区别。“
李世民心里不太服气,”你举个例子。“
”陛下曾想杀掉元律师,孙伏伽认为法不当死,陛下赐以前朝兰陵公主园,直百万,有人说赏赐太厚,而陛下说,朕即位以来未有谏者,故赏之,这便是引导进谏。
后来司户柳雄假冒隋朝所授官资,陛下想杀掉他,采纳戴胄谏言而作罢,是悦而从之也。
而近来皇甫德参上书谏修洛阳宫,陛下愤而欲杀之,虽得魏相公劝说做罢,但也只是勉强听从······”
“再有比如陛下欲授薛万彻为蒲州刺史,虽中书令马相公和侍中魏相公一起劝谏,可陛下也仍未纳谏。”
李世民沉默许久,
感叹一声,“人苦于不自知耳。”
“薛万彻任蒲州刺史一事作罢,”皇帝摆手,“诸相便干脆顺便议一议,该给他安排个何职?”
魏征直言,“薛万彻是员猛将,所以统兵最好,就留京十二卫衙便是。若有战事,便受符领旨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