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魏征都驳的哑口无言,当初你魏征想联姻五姓,堂堂四品官为了一百万赔门财,囊中羞涩借贷无门,最后只能去借高利贷,后来还不起耍赖,那个时候如果有官营钱庄,肯提供两分息,三分息的借贷,
魏征说不过,却还是认为这是错识的,朝廷不应当去办钱庄放贷,
这多么好的政策,多么关怀帮扶百姓,你们这些宰相,难道就不关心关心黎民百姓?
武怀玉是民部尚书,而且不是第一次担任了,他此前统领三司,引领两税改革,常平仓等也是他完善起来的。
这就涉及到所有衙门官员了,
包括胥吏们也是受益群体,如果这笔钱比较多,那大家都能增加不少福利,不仅仅是衙门免费食堂的伙食更好,也还会有诸如炭薪以及年节福利等更好待遇。
这个杀手锏一出,
反对的声音立马就小了许多,
也就魏征王珪几个还梗着脖子死硬。
可皇帝却已经抚须大笑,十分‘贤明的’顺从众意。
“既然利国利民,那就当行,此事便交由武司空负责。”
“太子。”
“父皇,儿臣在。”
“你也参与此事,跟着武司空好好学习。”
这件事情大体就这么定下来了。
随后就是进入正式的操办阶段,
武怀玉在数天后,向皇帝又上一本,
请求朝廷禁止除三大官办钱庄外,其它任何朝廷机构再向民间借贷。
想再放公廨钱,不行。
严厉禁止,哪個衙门敢乱来,那首先追责长官,一票否决,直接处罚,十分严厉。
当然,武怀玉也考虑到有些衙门肯定会有些小金库等,那这笔钱如果不能放贷,放着也是死钱,不能利用也不免浪费资源。
因此他建议皇帝,可以允许这些官衙,把这些钱拿到官营钱庄存本生息。
这跟公廨钱放贷是两码事,
衙门把一些富余资金存到官营钱庄,得到的是存款利息,而不是自己放贷收息,更不会存在强行抑配摊派的问题。
至于利息多少,则视本钱多少而定,如果是数额大,当然可以议息。
如果是一般存款,就按照一般存款利息,具体的当然也还分活期定期等。
武怀玉的这道建议,其实就是想揽储,毕竟现在三大官营钱庄还没本钱呢。
钱庄最主要的赚钱业务,就是放贷,可没本钱怎么放贷。
武怀玉紧接着又上了一道奏章。
大唐开国虽也有二十年了,但这些天边疆战乱,内地灾情,也是因此遗孤遍野,到处都是户绝财产和无主财产,
这些财产还引发许多民间纠纷等,
武家这些年就收养了许多孤儿,对此还是比较了解的,他提议朝廷官府出面,把属于孤儿、绝户的财产,全都普查登记,然后由官府代为保管。
朝廷专门成立一个检校库,保管这些财产并负责经营。检校库每个月再给那些孤儿发放一笔钱,做为他们的生活费用,
等将来孤儿们长大,属于他们的那笔登记在检校库的财产,则发还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