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就是保证这支精锐的快准狠。
绝不能有半分拖泥带水,否则就会是场灾难。
皇帝的军事眼光依然了得,他对武怀玉非常有信心。
李世民站在陇州城头,甚至似乎已经看到了唐骑插上高昌王城,已经开始在想要如何处置高昌国,如何经营西域了。
还有一个问题,摆在皇帝面前,让他一时无法决断。
武怀玉这次西征奏捷,他该安排赏赐武怀玉,又如何安排武怀玉?
对武怀玉,李世民这几年表现出很纠结的心态,既认为他极有才能,但又总有几分担忧,
他想压着使用,
可压也压不住,
就如这次本来选侯君集挂帅,薛氏兄弟还有社尔、失力协助,但武怀玉一回来,当他拿出他的西征计划后,
李世民毫不犹豫的还是选了武怀玉的计划,
既然用了武怀玉的计划,那就也得用他的人。
武怀玉这计划,也唯有武怀玉最适合负责执行。
把武怀玉的计划,交给侯君集去执行,侯君集都没有这个胆量,甚至也没这个能力。
军出如龙,
八千健儿西征,为大唐开疆拓土。
不管朝廷对外如何说西征是要讨伐高昌,讨伐欲谷设,其实都隐瞒不了一个事实,
当大唐一统天下,结束内乱,并解决了卧榻之侧的东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几只虎狼后,
大唐自然而然的要对外扩张,从漠南到西山,从燕北再到西域,
如今的大唐,正在沿着当年强汉的脚步,重走那条光荣之路。
李世民始终相信,大唐能够复兴当年的大汉的荣光,甚至有朝一日会超越。
也许,
就让武怀玉留在西域好了,
让他做安西大都护,都护西域诸国,就跟他之前在岭南镇守一样,带兵把一個个不服的部落、国家给扫灭、征服,
为大唐在西域建起一座座新的城堡、烽堡、驿站、屯庄,
在西域维护丝路,屯垦营田,迁移百姓戍边开拓。
那么大的西域,
要将他们一一征服,并在那里一点点的建设经营,就算三五十年,都是短的,武怀玉可以在那里镇守一辈子。
而西域的特殊性,
李世民甚至不用担心说武怀玉久镇西域后生出反心,甚至是拥兵自重,割据自立什么的,
西域基本都是胡人,没什么汉人,
汉人最多的地方就是高昌国,统共也就那么万把户,
武怀玉在西域就算经营个二三十年,到时也顶多是有几十万户移民,而西域距离中原那么远,
武怀玉只要不跟侯君集一样犯失心疯,就不会有那谋逆反心。
或者,可以把西域划成几块,比如安西,然后现在西突厥的南庭北庭,到时也可以直接划设为北庭都护府、南庭都护府,甚至将来河中、吐火罗地区,也可以这样再设立河中都护府、吐火罗都护府,
武怀玉这次西征奏捷后,让他留任安西大都护,
经营个十年后,到时再往西移任南庭都护,再十年,再移任北庭都护,又十年,移任河中都护,
一直往前挪移,
十年一移,他往西移,朝廷再派人接替他原来的位置。
李世民想到这,觉得这办法虽可行,但好像就是有些不够厚道。如果真这样做,未免有点难看,会寒了功臣之心。
头疼啊。
行军路漫漫,
武怀玉不知道身后皇帝的各种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