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上明确要求电工初中及以上学历,能轻松听说读写,勤快肯学,胆大心细,服从纪律和规定,不能是那种自由散漫、自作主张的性子。
用电须知要求你这样,你非得那样,那不是找死吗?
这还是轻的呢,万一引发火灾呢?
一个大队选三名电工,一正俩副。
电工不给工资,但是拿满工分,每个月有额外十块钱的高危补贴,定期去县里培训新知识等。
这补贴比大队会计还高呢,当然非常吸引人。
以前有这种机会都是大队干部商量一下,觉得谁合适就让谁去,其他大队也是这样操作的。
这样的模式之下,自然也会诞生关系户或者走后门的。
比如当初张佩金想当赤脚大夫,就是凑钱上礼才得来的机会,当然也的确是他学习成绩不错性格也可以才能去培训当赤脚大夫。
其他大队就有那种大队干部家子女,学习不行脑子也不灵光根本不适合学大夫,却因为是干部子女就当上了,结果来来回回就会给人开小白药片要么就打屁股针。
反正就是治不好病,打不死人,主打一个无效医疗。
相比之下陆家庄大队算是好的。
不过现在大队支书和大队长也改变了策略,不再大队干部做主,而是主动过来找林姝主持选拔。
林夏是电力局负责培训的老师,让林姝选拔本大队电工,回头林老师不得多关照一下啊?
支书说得也很好听,“这不是春耕春种了嘛,我们都忙,没那时间呢。再者选的都是年轻人,你帮我们把把关,选三个就行了。”
支书和大队长来来回回磨叽了林姝两天,实在没辙儿林姝就答应了。
她觉这事儿简单,就择优录取呗。
当天她就让大队贴了考核时间,三天后在大队办公室现场考核。
社员们奔走相告,各生产队符合条件的年轻人心思都活动起来。
学历高、成绩好的自觉优势十足肯定会被录取,不需要活动关系,比如张秀英的儿子张永顺。
他是近两年陆家庄唯一一个读完高中的年轻人。
他一直想读工农兵大学却没拿到举荐名额,去公社活动也没成功,便在家里待业。
他觉得自己当电工都屈才了,就算自己不报名大队都应该主动请他去!
那个负责选拔考核的林姝,听说小学都没读几天,她有什么资格考核别人?
笑话,请他去当考核员还差不多。
于是他就在家等着林姝去请他当电工。
差点事儿的那些人为了竞争电工就忙着托关系,打听着大队干部让林姝说了算,就想找她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