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书惊讶地看着她,“林同志赞同?”
宋优苹斩钉截铁道:“对,不信你去问问她。”
支书:“行,等会儿我押车把麦子送去场里,顺便问问她。”
宋优苹:“……”
这人怎么这样?就这么点小事还磨叽什么?
她忙道:“大叔,你看啊,平时社员们不吃细粮也没啥,所以今年也不是非得吃,对吧?”
支书不同意,“平时不吃是没有呀,今年好不容易大丰收当然得家家多分个几十斤。”
西北坡那片地丰收,其他地也丰收,因为水轮泵提水方便,他让社员们把其他地块也灌溉到位,也在合适的时间追了少量肥料,虽然肥料不多,可每亩产量还是比去年能高个三五十斤的样子。
这已经相当可观!
多出来的就可以分给社员们多吃两顿饺子!
这就是大队干部们努力的意义呀,让自己大队的社员们吃饱、吃好,不白忙活。
宋优苹不敢置信地看着他,这还是公社先进大队支书该有的觉悟吗?
这还是……
支书不用问就知道林姝不可能赞同这个决议,以他对林姝的了解她从来不会随便干涉别人的事儿,都是人家求到她跟前才行。
他对宋优苹的印象原本就不大好,觉得这个公社女娃娃干事靠着亲戚进了公社革委会,却不务正业不能胜任工作,回回就是给大队增加负担。
去年宋优苹在公社年底总结大会上把陆家庄制香厂的功劳揽到她名下,支书就很不满,只是碍于宋邦友是公社负责副业这块的股长,自己大队很多时候还得跟他审批,也不好拆穿她。
不曾想她胃口还挺大,又来打小麦余粮的主意。
那指定不行!
你让社员卖余粮却不给更多好处,他们得撕了你,就村里那些闹着要吃白面饽饽的小孩子都得哭惨了。
现在不只是社员们就连小孩子都知道麦子大丰收,结果丰收了还没多吃个白面饽饽,他们岂能乐意?
别做梦了。
支书借口忙,就撇下宋优苹去干活儿了。
宋优苹很来气,也没回陆家而是直接骑车回了公社。
原本麦收的时候公社从书记到副书记、股长们都要下乡蹲点的,不过也要留俩蹲守办公室人员。
宋邦友以年纪大为由,一直都不下乡的。
宋优苹给大伯一通抱怨,说林姝如何不支持她,支书也如何虚伪,“还给他们评选先进呢,根本不配。”
宋邦友悄悄耳提面命,“你要让人帮忙,你得给人好处,不要太明目张胆的,要循序渐进,慢慢渗透。”
他让宋优苹投其所好。
宋优苹:“林姝现在忙着画画,好像还写文章,市文联的姚同志最近一直出入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