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威虎山,几乎人尽皆知。
为什么这座山有这么大的名气?
都是因为那部著名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
当年,东北胡匪泛滥成灾,《智取威虎山》中座山雕的原型张乐山就再此落草。
按理说,张乐山的绺子规模只能算是一般。
可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大的人力物力攻打这里呢?
这可是有原因的。
说起这个原因,那还要从东北最大的土匪头子说起。
当时,这土匪头子兵败退回东北。
在外人看来,他是要龟缩东北。实则不然!
他怎么可能拱手把大好河山让给别人?
他这么做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其实就是养精蓄锐,为日后的翻身之仗做充足的准备。
想要打败对方进军中原,就要招兵买马添置武器。
所有的这些,全都离不开一个字,那就是“钱”。
那时的东三省的确繁荣,尤其是工业相当发达。
但即便是这样,也很难维计自家军队的庞大开支,更不要说购买制造武器装备了。
想要短时间弄到大笔资金,税收肯定指望不上,唯有走捷径。
说道捷径,这个土匪头子就想起了老本行,于是命令手下人开始剿匪。
以自家军队的实力,虽然现在对抗敌方有点儿困难,但对付土匪还不费吹灰之力。
大军所到之处,胡匪不敢硬钢,九成九直接缴械投降。
土匪投降了,能派上用场的直人们接收编,绺子的钱财则全部充公。
那个年代东北的大小绺子多如牛毛,自家军队这一走一过,不但壮大了队伍,还收缴了巨额财富。
当时负责黑龙江剿匪的,就是这位土匪头子的结拜兄弟。
这个兄弟跟老张穿一条裤子,剿起匪来更加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