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个头发花白,戴着眼镜的老人是当时讨论组的组长,他面对着镜头描述当时的情形仍然激动不已,不时的伸手捂住自己的胸口,脸上的表情相当惊讶。
“我们都不知道预言是怎样发生的?大爆炸是怎样发生的?可是预言说的清清楚楚,就连爆炸的时间也丝毫不差,幸好国王听从了他的汇报,直接疏散了当地的百姓,才避免了一场浩劫,不然无数家庭卷入其中,灰飞烟灭,惨烈无比……大爆炸发生后,我们才知道敦煌文物奇妙无穷,尤其是壁画连接成的地图,似乎能够预示着未来的一切发展,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对敦煌壁画进行了逐一拍照,最后拼接起来,形成了一张巨大的图画。然后,我们找来了大批的玄学专家研究壁画,最终弄清楚了,壁画就是人类的整个发展史,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以来,一切变化都在图画之中,世界上从来没有一种人能够画出这样的东西,只能是上天恩赐的人类世界说明书。”
看着大屏幕,我觉得自己的内心充满了自豪感,只有华夏古代的哲人才能做到这样,全世界都得感谢华夏的先辈,如果没有他们,这一场大爆炸将会成为历史惨案。
另一个白发苍苍的女人是当时的研究员,她对于掠夺者和壁画非常熟悉,他们是同一个老师门下的弟子,所以她对于掠夺者充满了敬佩。
“就是他从华夏带来了宝贵的文物,然后通过奇思妙想把壁画拼接出来,我们依靠这幅壁画进行了无数次预演,竟然跟历史上的每一次大事情严密吻合,其中也包括北国的十几次城市保卫战,我们有足够的信心打退敌人就是壁画告诉我们的,甚至就连放工的时间点和最终胜利的时间点都丝毫不差。”
我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当时北国遭受攻击,敌人的坦克和步兵穿越了白桦林,挺进城市,兵临城下,命悬一线,但是北国全民皆兵,同仇敌忾,最终打败了敌人,获得了反制性的胜利,扭转了世界之战的格局。
很多历史学家谈到这一幕都觉得不可思议,毕竟当时双方的战斗力悬殊太大,北国继续战斗,弄不好就要全军覆灭,整个国家遭到杀戮,但是北国人支撑下来,凭着自己的毅力和任性打败了缺少冬装和燃料的敌人,最终乘胜追击,直接杀到了敌人的首都,获得了世界之战的胜利。
如果他们知道预言,也知道北国必胜,的确会有这样的超强信心,哪怕战斗到最后的一兵一卒,也不会轻言放弃。
很可惜,这些参加讨论所的科学家都已经去世了,无法跟他们当面交谈,只能看着他们在视频录像中侃侃而谈,表达着自己的观点。
其中一个满脸都是皱纹的老年科学家信誓旦旦的指出:“来自华夏的古老文物藏着无限的秘密,我们只有据为己有,才明白华夏百年沧桑,历劫不倒的秘密。”
这些科学家首先都是爱国者,所以他们做任何事都首先考虑北国的利益,他们的分析全都指向华夏,认为敦煌那边还有更重要的文物,值得掠夺者带人再去一趟,获得更深度的学问。
这种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通过,毕竟只有掠夺全世界,才能让其中的某一个国家突然强大,产生爆发性的进步,当时的北国实力足够强大,并且依托着北极圈的天然优势,能够跟世界上任何一个超级大国开战。
他们作为华夏的邻国,一定希望大赚便宜,不过他们的计划因为世界之战而搁浅了,最终这些资料也被封存,再也没有可能重启这个计划,掠夺者的命运并不完美,最终也是死于意外之祸。
又有一个科学家站出来,他比较年轻,所以态度非常激进:“既然敦煌文物能够预料所有的重大事件,就应该把它贡献给全世界,让那些意外事件不再发生,也算是我们北国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大家还是太保守了,这幅图画如此巨大,就好像古老华夏的河图洛书一样,充满了宇宙的神秘天机,我们必须按照他的指示踏遍全世界,把我们的国旗插到每一个城市,才能真正发挥敦煌文物的重要性……”
这个中年人的说法的确是太激进了,假如这样做就等于北国侵略全世界,将会引起更大规模的世界之战。
他说话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即便是两鬓出现了白发,他仍然比其他的科学家更鲁莽,但是他也说明一件事,所有科学家对于敦煌壁画带来的预兆全都认可,并且坚定的认为,这副壁画将会有助于他们的坦克和战车开往全世界。
反观北国的历史,过去半年雄心勃勃,根本不想安稳的守在北极圈,而是四处出击,展示着强大的国力,或许也跟敦煌壁画有关。
又有一位科学家在视频中发出了感叹:“人类和地球在宇宙中实在太渺小了,随时都会遭到致命打击,所以根本没有必要苦苦建设这个蓝色星球,而是随遇而安,说不定什么时候它就毁灭了,既然能在河流当中发生世纪大爆炸,另外的华夏和印江地区也曾发生过类似的无头悬案,大爆炸发生,人类甚至连爆炸物和爆炸的目的都不知道,又怎么能够防备?”
他的极度悲观情绪影响了身边的人,很多人频频的点头,赞同他的意见。地球在宇宙银河系中的确太渺小了,人类作为地球上的生物链顶端物种,不管怎样做也无法突破天花板,成为众神之巅上面的主宰者。
连续看完视频,我觉得这些科学家已经发挥了最大的想象力,把他们对于敦煌文物壁画的猜想记录下来。
最终他们觉得这些壁画离开了敦煌,就失去了原来的风采,最好的做法是把他们送回敦煌,物归原主,然后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