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高俅奉诏回到京师(2 / 2)

🎁美女直播

转眼工夫五天过去,杨光华觉得,没有意外的话,应该回来了。

早上,皇上一到,就又特别问了两遍:“手诏不是发了吗?可为什么这么多天了,还没有回来?”

杨光华笑着安慰皇上,“发啦,当天就发出去了,肯定是快到了,我觉得最快应该是这两天的事儿了”。

杨光华在忙碌的间隙,就想,高俅为什么还不到呢?该到了呀。眼看着下午快要下班了,皇上还在御书房读书,杨光华在这边忙着代皇上批阅奏章。

突然,大殿门外有脚步声,并且能听得出,来者不是一个人。他以为是皇上从御书房回来了。可抬头往外一看,却看到皇宫侍卫长在前,一个中等身材的青年军官在中,两个卫兵在后,一边一个,紧跟着青年军官。到了大殿门口,杨光华本能地意识到,高俅到了。但是他仍旧坐着并没动弹。侍卫长向他报告说:“大人,这人从边关驻军大营来,说要觐见皇上”。

原来,高俅骑在强壮英武的汉血马背上,畅想了一番、叹息了一番、感慨了一番之后,兜转马头,原地转了一圈,这才骑着马缓缓下了高坡,向城里走去。

按常规,他是从边防部队回来的,应该先到枢密院报到。刘仲武想得周到,给高俅写了两封报到介绍信,一封由陪同来的参谋带着;另一封,由高俅亲自带着面见皇上。刘仲武给陪同参谋交代说:“到京之后,你们先陪同高参谋长到枢密院报个到,履行完回京任职手续,你们的任务就完成了。然后由枢密院上司带着高参谋长去拜见皇上。”

当时高俅就在跟前,刘仲武的话,虽然不是对他说的,但显然也是说给他听的。可高俅跟刘仲武的想法不一样。他想,我是皇上的人呀,是皇上亲下手诏调我回京的。虽然我是军人,枢密院是管军人的,可你枢密院也要归皇上管嘛。哼,我凭什么要向你枢密院报到?这么一想,他就让两个参谋去枢密院替他报到,并送下档案材料。而他自己呢,扬鞭策马,直奔皇宫了。

当他骑在高头大马上,甚是傲骄地来到皇宫北大门时,被卫兵拦下了。皇宫大门口那真是岗哨林立,戒备森严、气氛肃杀。在军队呆了两年多,对这种场面和氛围,毫不稀罕、也无半点惊诧。所以,他依旧昂扬奋发策马向前。忽听一声断喝:“站住!什么人?天子脚下、皇宫门口,还不下马?”

高俅天生聪明机灵。虽然读书少,虽然没有条件没有机会在学堂里读书,可他很会学很善学,到哪学到哪,不管是在苏东坡的学士府、王诜的附马府,还是王爷府,一直到边疆驻军大营中,他每到一处,都能学到很多东西,包括文化知识、规矩礼节、做事方式方法和为人处事技巧诀窍等。可皇宫是什么规矩、什么方法?他没有经历过,没有见识过,自然也没学过、体验过,所以他不知道,不懂得。但此刻他想:我高俅是在边关立了军功的,算得上功臣,又是皇上亲自下诏召回的,你们这些小兵算什么?你们充其量也就是狐假虎威、站在山顶就觉得自己高罢了,高俅自己是从一个流浪闲汉成长起来的,什么世面没见过,什么阵仗没经见过?这种狐假虎威狗仗人势的事干得多啦,在我面前弄这些小把式,岂不是关公面前耍大刀?高俅从边关回到京城,觉得自己已经乌鸡变凤凰,今非昔比了。 小人得志是什么情形?什么感觉?高俅眼下的表现和心态就是典型。

他看到卫兵那种居高临下、目中无人的样子,尽管他明白这是人家的职责,但他还是觉得,这些人狗眼看人低。进出皇宫的官员,从衣服冠帽,到腰间的配饰,一眼就能看出官级的高低、身份的贵贱。高俅觉得,自己是功臣、是六品军官。可他不知,在这皇宫里,他这级别、他这样子的人,压根就算不上一根葱。因此,除了哨位上的卫兵不动,原本站在两侧的另外五名卫兵,走到了高俅的马前,威风凛凛地挡住了去路,又喝道:“皇宫门前,天子脚下,速速下马!”

面对卫兵们的喝斥和警告,高球一脸的蔑视,依然挺着腰板儿,用两眼余光瞥了一眼卫兵,说到:“我是在边疆立了战功,皇上亲自召回来的。我要见皇上!”

一般来说,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什么人,卫兵都是目不斜视一脸严肃的,此时卫兵们一听,再一看高俅那尖嘴猴腮形象和得瑟劲儿,差点笑出声来。侍卫长忍住笑、板着面孔说道:“不管你是哪里来的?官级多大,到了皇宫都必须下马。不然。你就回去”。

高俅不再说话,跳下马,向侍卫长递上了有刘仲武签署、带给皇上的信。卫兵看过,摆了个手势,说道:“请吧。把马拴在那边。”

高俅极不情愿地拴好马,跟着侍卫长,在一边一个卫兵的特别关照下,走进皇宫大院,向垂拱殿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