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钦宗答应金军全部条件(2 / 2)

🎁美女直播

李纲很不明白,既然金军已经表明不再进攻京城,剩下的只需谈判议和就行了,可为什么钦宗不让自己去赴金谈判?待大臣们都走之后,李纲却不走,直接问钦宗:“陛下,臣想知道,为何不派臣出使金营谈判?”

钦宗并不回避自己的想法,说道:“卿性格刚直,前去议和不合适。若依你的性格,恐会伤了和气,谈判不成,反倒引来金军进攻京师。”

李纲一听这话,便有些疾言厉色,道:“陛下!金兵大军即将兵临城下,勤王之师又没有到来,暂时议和倒也可以。但议和的条款要恰当,绝不能对金人提出的任何条件都答应,否则,会招来大祸,宗社安危在此一举。李卓天性柔懦,恐怕会误大事。金人是贪得无厌的虎狼本性,肯定会提出非常苛刻的条款。倘若如此,只要朝廷举措适当,敌人也才不敢轻视我们,并且在得知我们的勤王之师陆续到来后,他们就会见机退去。可朝廷要是迫于金军的威势,答应他们的全部要求,金军就会轻视我们,那样必然后患无穷。”

尽管李纲条分缕析义正辞严,钦宗却越听越烦,但碍于李纲一片丹心为国,钦宗也明白李纲说的句句在理字字没错,可就是怕惹得金军不高兴,马上攻城,因此,仍然派李卓出使金营。

果然,李卓到了金营,被金军统帅斡离不吓得什么都不敢说,哆嗦着双手接过金军提出的议和条款文件,便惶惶然跑了回来,呈给了钦宗。金人提出的条款是:宋朝给金军五百万两金子,五千万两银子,牛马一万头,绸缎一百万匹,尊称金国皇帝为伯父,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派宰相、亲王到金营为人质,并派船把金军礼送渡过黄河。

宰相白时中、副相李光前和张邦昌等人全都表示同意,并极力劝说并怂恿钦宗接受这些条款。刚刚登基尚无任何治国经验、且又懦弱胆小的钦宗,早就听说过金人的残暴血腥,因此,特别怕金军攻破京师,此时,他还在后悔听了李纲的话没有逃出京师。而今金人提出的条件虽然如此苛刻,但钦宗却觉得无论如何也得答应,不然,自己恐怕就会成为金人的俘虏。若真到了那一步,会多么惨?他不敢想像。但这些条件,作别是金、银、牛马和绸缎,到底能不能拿得出来,他却并不关心。这一点,他跟自己的老爹徽宗一样,根本就没数。事实上,国库早已空空如也,哪有那么多金银?

李纲坚决反对这些条件,当场先指责特使李卓贪生怕死,出卖国家利益,然后据理力争,道:“金军索要的金银,我们即便竭尽天下之财,也无法满足;别说一个京城,就是把全国搜遍了,恐怕也难凑够。太原、中山、河间三镇,是国家的屏障,若将三镇割给金军,我们还怎么立国?我们的江山还能完整吗?至于人质,宰相可以去,但亲王不能去。绝不能金人提什么条件我们都答应。应该派能言善辩之士,再去同金军谈判,说明哪些条件可以答应,哪些不能答应。但谈判的目的应该放在等待我大宋等待勤王之师上,只要谈上几天,勤王大军一到,金军尽管不能实现所提条件,也不得不赶快退去。那时再同他结盟,他就不敢轻视我们,和平局面才能长久。臣请皇上深思定夺。”

但李纲的观点遭到了李光前、张邦昌等人的强烈反对,双方激烈争辩,吵得令人头昏脑胀。钦宗却自顾仰头看天,默无一言。

最后,李纲愤然道:“陛下!臣一片忠心为国,陛下不但不予采纳臣的建议,反倒纵容这些胆小怕事、卖国求荣之人对臣群起而攻之。既然这样,臣请陛下恩准臣辞职。”

钦宗慰谕李纲说:“卿莫要焦躁,如此重大事项,辩一辩倒也并非坏事,他们也并非恶意攻击你。都是为朕为国家为江山社稷,用心都够良苦。卿先出去指挥军事吧,此事容朕慢慢考虑,好吧?”

可是,等李纲一退出大殿,钦宗就在金军的议和文件上签了字,全部答应了金军的条件。可朝廷上天入地也没有那么多的金银,只好下令在京城尽力搜刮,搞得家家不安,人人惊恐,百姓敢怒不敢言,无不在心里咒骂新皇帝昏愦无能。一边是李纲指挥着守城部队顽强抵御,同时催促各路勤王之师快速往京城集结;一边是白时中、李光前等大臣按照钦宗的旨意、带领各级官员在京城家家户户全力搜刮金银,可搜刮了三天三夜,也仅凑齐了一半,只好又写下欠条,待凑齐之后,再行交齐。你说可笑不可笑?宋钦宗登基伊始,宋朝便成了欠债大户。这便是钦宗立下的第一份大功,也是这位大宋第九位皇帝的不朽业绩。

金人同意宋朝先行交付已经凑齐的大半金银牛马和绢布,但人质问题,绝不同意变更。这可难坏了钦宗。因为他知道,派谁去做人质,都很难办到。他做太子十年,极少跟另外的三十一个弟弟们打交道,他们都是什么秉性什么脾气什么态度,他心里一点数都没有。他无法想像,当他让哪个弟弟去做人质时,会遇到多么激烈的反对,甚至对他来一场强烈声讨或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