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子们儿今天我们讲《阴符经》这个是唐朝著名道士李筌在河南省境内的登封嵩山少室虎口岩石壁中发现的,此后才传抄流行于世。根据李筌对本经典的解释著作《黄帝阴符经疏》,可以把它的内容概括为两个部分:首先讲述观察自然界及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所以,天性运行为自然规律,人心则顺应自然规律;其次阐明了天、地、人生杀的变化情况,人的生杀之气的放和收,应与自然同步,才能把握好事物成功的机遇。然后,阐明人后天禀性巧拙的生成和耳目口鼻的正确运用,主要效法自然五行相生原则,修炼自身。”您要想搞懂道德经,就必须先懂阴符经。
一、原文: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道;万物,人之道;人,万物之道。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也。君子得之固穷,小人得之轻命。瞽者善听,聋者善观。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天子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馀,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炁。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其圣,我以不奇其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看到这里宝子们儿!迷糊了吧!那我就用白话浅显的介绍一下!
一,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观察天道运行之规律,并按照天之运行修炼自身,一切修道的内容都可以包括在其中了。我们修道所追求的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天人合一的程度越深,修炼的层次也就越高。因此明白了天人合一,也就等于明白了修道。这句话点明了全经主题,是全篇总纲。
大白话就是,我们观察天体的运行规律,掌握其规律并按其规律去做,则天地阴阳动静之道就简单明了了。
二,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就是讲天上有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就是指五行。五行生克制化,莫不戕害我身,使我堕入其中,尝受生老病死之苦,不能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而在修练之人,则可识其贼性,探得造化之根源,使五行颠倒,造化逆行,自能反夺五行之造化,使"贼"化为"昌",反而促使我之道成。
用白话就是天体有五行之气,五行相生顺时而行,则万物昌盛。
三,五贼在心,施行于天。
这是讲反夺五行造化,在于一心之运用。此乃空空洞洞,不执不失之道心,非世俗顽恶之人心。其所反夺之源,在于体外之宇宙。由于色身有限,宇宙无限,要从宇宙之中施行反夺,才能获取无穷之造化。修成亘古不灭之先天元神,长生久世,"天地有坏,这个不坏"。大道之奥妙,早已揭示无遗矣。
翻译过来我们白话就是了解和掌握了五行生克制化之理,合天而行。
四,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这个是说我们人能认清五贼,追根溯源,还归本来,求得宇宙总持之门,自然成为造化主人。此时无穷宇宙,如同在我掌中;万物变化,亦好似生于自身。又手通心,亦指宇宙变化,自心了然可知。这等气魄。若非修道之士其谁人能之。
大白话就是天地宇宙就掌握在手中,万物就生乎身上,我就是万物万物就是我。
五,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原文是吾人未生之前,不过元神混沌之体,谓之天性;既生我后,化为后天气质之性,谓之人心。天性既可化为人心,吾人自可明通此机,遵循天道,去掉人心,返归天性。老子谓之"归根复命",大道之根源在此。
现代话就是天性即是人性,人性即是天机,天人合一。天道定了,人道也就定了。
六,天发杀机,易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意思就是天发杀机,日月相蚀,陨星坠落。地发杀机,洪水地震,起于四野。人发杀机,天翻地覆,灾异横起。要在人能合乎天道,天人齐发,则万种变化,可以定其基矣,以上虽言杀机,但生杀互根,杀机即是生机。人能发杀机于天地,即是反夺生机于自身。丹道谓之"大死再活"置之死地而后生,是也。
以上虽言杀机,但是生杀互根,修练人须由此悟去,杀机即是生机。人能发杀机于天地,即是反夺生机于自身。丹经谓之"大死再活","置之死地而后生"。
我的理解,五行逆行则天发杀机,星体移位,黑白颠倒,灾难将至;地发杀机,则山崩水溢,龙蛇不安其位;人发杀机,则翻天覆地,山河动摇。若是人合天机同发,则万物将在一个新的基础上定下来。
七,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就是说我们修练之人,要在杀机中反夺生机,必须人天合发,即人性合乎天性。但人性有巧有拙,务使伏巧为拙,使外拙而内巧,拙中藏巧,才合乎天性。但是人心有巧有拙,务使巧伏为拙,使外拙而内巧,拙中藏巧,方才合乎天性。伏藏之道,在于九窍(即耳、目、口、鼻、脐、外肾、谷道。)九窍皆邪妄出入之门户,而关键更在于耳、目、口三者。精通于耳,气通于口,神通于目,动则外漏,静则内藏,使动化为静,则三要皆成为三宝矣。
我的理解是我们人有聪明智慧的一面,也有愚蠢笨拙的一面,但都不要显示出来,要善于隐藏。因为人有九窍,能招惹邪恶是非,其中这个耳、目、口这三个是最重要的。耳朵能听,眼睛能看,口能说会道,它们可以动也可以静。能惹是生非,也能养家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