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林志民的讲述之后,白晓晓也是讶异得瞪大了眼睛。
“十五万?你怎么这么痛快的就答应他了?”
白晓晓满脸惊讶的道:“那可是一笔巨款呢,我身上可没那么多钱,估计新月姐那边也没有,你准备从哪儿弄这笔钱?”
乍一看十五万好像确实不多,但这个年代的十五万,和后来的十五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林志民微微一笑,道:“当然是靠你了,不然我专门请你过来干什么?”
“我?”
白晓晓有些担心,连忙摇头道:“我哪有那么大的本事,要是随便写一篇文章就能赚十几万,那我还当记者干什么?”
“你按我说的来,我敢跟你打包票。”
林志民神秘的道:“你这篇文章只要发到省报那边去,至少价值三十万。”
“真的假的?三十万?”
白晓晓只觉得林志民似乎是在唬她似的,因为她在省报社那边的上级领导没少批过她,说她写的那些文章别说往报纸上发,哪怕是手纸都费劲。
这种情况出现改变,还是因为她独家采访林志民的那篇报道而起的,但白晓晓依旧有点顾虑,她觉得那并不是她自己的本事。
“放心。”
林志民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我说你记,然后呢,你再按照我说的加工润色一下,我看了没问题,就往省报那里发。一天时间应该够了吧?”
“够是够了。”
白晓晓点头道:“不过咱们就算明天把文章送回省报,最快也只能上后天的报纸呢,留给你的时间,也就只剩下报纸发布之后的那一天了。”
一天时间,想要靠报纸上的一张文章拿到三十万,谈何容易?
但,林志民却看得很开,笑道:“不试试怎么知道没有机会呢?赶紧的吧,咱们现在就开始。”
当下,白晓晓拿了笔记本和笔过来,开始按林志民的口述,详细的记录着……
等到初稿完成时,已经是晚上将近七点钟了。
在林志民的指导下,白晓晓已经完成了一篇关于富源县未来商业版图和产业发展的宣传稿。
为何称它为宣传稿?因为,在文章的末尾,林志民格外提及了,现在富源县正是缺少外来资本的时候。
在这个节骨眼上,任何的外部公司或是集团,都可以前来富源县,找他洽谈以后合作的事宜。
当然,只要双方谈得来,未来的共同目标也很清晰,当天就可以直接签下预合作的合同,这是绝无问题的。
“这样就行了。”
林志民拿着白晓晓的初稿,审查了一下,点头道:“明天你找人,把它送到省报那边去,我相信,以你的实力,刊发一篇文章应该不困难吧?”
“呸,你小瞧谁呢。”
白晓晓不屑道;“好歹我也是正式记者了,虽说时间紧迫,没法给你抢个头条,但是发到报纸上肯定是没问题。”
“那就好,千万不能出差池。”
林志民点了点头,等白晓晓走了之后,他也跟着走了出去。
眼下招待所里人来人往的,林志民一路到了一楼的一处房间门口,然后敲了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