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心意做的最好,老人一遍太极拳架练完,我倒是在心里稀里哗啦地演练了十几遍了。
我本想离开,找个地方自己也来演示一下,然后再回来找老人讨教。
老人一遍练完,稍稍一停,竟然又来了个起式,来要接着再做了一遍。
机不可失,我赶紧站在老人的身后,学着老人的姿势,跟着老人走起拳架来。
老人这一次不再象上一次那样缓缓而为,而是使得飞快。竟把一路太极拳使得如同疾风骤雨一般。
我暗暗叫苦,我记忆里的招式,都是缓缓而为的,现在骤然变快,让自己顿时紧张起来,动作简直有点跌跌,非常幸苦,这一路拳打下来,累得自己象是哮喘病人一样,气都要喘不过来了。
老人拳劲一收,心定气闲地转过身来,和谒地看着我,等我的气息稍平后,一抱拳,亲切地对我说:“老夫初学乍练太极,还请这位小哥多指点。”
正文123 老人改拳
我窘迫的难以言说。忙学他的样子,抱拳,还深深的躹了一躬,对他说:“不敢不敢,老人家折杀我了。我是个门外汉,才学太极一个星期,只算是好奇的业余旁观者。指点万万不敢当呀!我还……我还想请老人家指点指点我的呢,只怕您不方便。”
“哦?”老人看着我说:“你只学一个星期?不错不错!”
他又上下打量了我一下,接着说:“老夫刚才所练的拳架,本不是流行的套路,你能看一遍就学出个样儿,也算难得……这样吧,你还记得多少刚才我打的拳架,练一下给我看看。”
我一看有门儿,心里狂喜,忙平心静气,在心里细想了一遍刚才所学,定神,拉开架势,一边在心里回忆,一面看老人的表情,一面一路练了下来。
我打的并不快,也不慢,和老人第一次的速度差不多,好象所有的招式并没漏,打完以后,自己很满意,看着老人,谦虚地说:“请老人家指教。”
老人点了点头,说:“难得!看老夫二遍套路,能全记得,这种过目不忘的心思,万人中只有三四,小兄弟的天资很好,希望不要浪费了。”
我笑了笑,说:“哪里哪里,我其实很笨的,让老人家见笑了。”说是这样说,我心里却在想,原以为我练习了多心经之后,这过目不忘的本领,天下无敌,原来,万人中就有三四个人会,这样的话,全球岂不是要有五六十万人都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而且,照他这样说,人家可是天生的不象我这是学来的,要是这些人再练多心经,岂不是要比我更强百倍?心里不禁有些失落。
老人接着说:“既然小兄弟考我,那我就献丑了,说说自己的看法。人云:陈式太极拳如大海之水,波涌浪高,惊涛拍岸;杨式太极拳像江河之水,气势浩大,壮阔舒缓;武式太极拳似涵泉之水,暗流潜动,外势安逸;孙式太极拳访山溪之水,轻盈灵活,跌宕不定;吴式太极拳效高原细流,静谧安详,映天彻地。
各家拳法虽有不同,但有一条完全一样,讲究意练!
《十三势行功心解》说:先在心后在身。《十三势歌》说:势势存心揆用意。又说“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杨氏太极拳全体大用诀说:全体大用意为主。这都说明“意”在太极拳的活动中是起决定作用的,是主宰一切的。换句话说,就是太极拳的一切健身和技击功能的产生和发挥.都是以“意”为主导而决定的。如果没有意识的反映和指挥,则全身任何器官都不可能动,即使动也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高明的太极拳家都十分强调“意”。
而小兄弟你练拳时,形似,这一点你倒是做的很好。可惜你心不能守一,心似猿而意如马,这不合太极本意。所以,拳走一遍,心虚气短,只是个名义上的拳架子,而非太极!
我恍然大悟,这些天心里一直盘旋着的疑问,一下子有了个答案,真应了那句成语――茅塞顿开。
原来,我用多心经的方法,练习太极拳,是行不通的,根本上有冲突!明白了这个道理,下面的练习应该会有很大突破。我跃跃欲试,老人象是明白我的心思,和谒地笑了笑说:“你再试试看!”
我不再多想其他,只是一心一意打起太极拳来。
一路拳打完,老人看着我,我也看着他,等他指点。老人似乎有点惊讶,有点难以置信的说:“不可思议!小哥不知道是人聪明呢还是有天赋,这一时间进步竟然这么快。”
我听了后也很高兴,但忙谦虚一下说:“天赋谈不上,到于聪明,那就更让我汗颜了。我连大学都没考上,只考了个中专,嗳,不提也罢。”
老人“哦”了一声,想了想又说道:“听小哥的口音,象是外地人,小哥是经过此地呢还是要出远门?”
我赶紧解释一下自己的身份,我自己此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