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岳地区民风并不彪悍,但却十分狡猾。
无论男人女人,眼里只装着一个“钱”字。礼义廉耻,仁义道德在他们面前分文不值。衡岳市本地干部深谙之道,因此谁也不敢挑起这副担子。最后还是女流之辈的祝玉屏挺胸而出。
祝玉屏出任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手里除了市委从各局委办抽调出来的几十个人,就剩下账面上市委拨来的不到百万的资金。
市委有明确要求,一百万的经费要完成征地、引资、规划、城建等一系列工程。这点钱对任何人来说,塞牙缝都不够,何况要打出一片天下来。
开发区的选址经过讨论,定在城市的西边。是一片山水相连的农田。田舍连片,人口稠密。过去他们以种菜为生,供应衡岳市城区百万人口的生活。
由于地方距离城市近,这些人的逐利思想比别人更犀利。祝玉屏第一次召集当地人开会征地时,就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农民开出来的条件别说一百万,就是一千万,一个亿未必能做到。
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祝玉屏苦口婆心走家串户做工作,一个月下来,丝毫没有任何进展。
苏黄说到这里的时候,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说:“小离,你是不知道当时的情况,简直就是敌我关系,水火不容啊。”
“后来呢?”高小离好奇地问。
开发区建立时,高小离还只是个刚进校门的小学生,鼻子下还拖着一串鼻涕。他对开发区的故事只有传闻,从未亲身经历。
后来,祝玉屏发现软的不行,就只有来硬的了。
来硬的需要人手啊!衡岳市财政自从改开以后,并未出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反而因为企业的接二连三的倒闭而捉肘见襟。上世纪九十年代最威风的人是谁?公安啊!一顶大盖帽往头上一戴,是头猪都能吓人。
可是公安不愿意出面啊,这些费力不讨好的事,弄好了,成绩是领导的,弄坏了,黑锅得自己背。
苏黄就是在此时出现在祝玉屏的眼里。
苏黄抽调去开发区管委会筹备组的时候,还是个市公安干校的老师。说他是老师,他在学校从未给人上过课。不是他不想上,而是他肚子里哪点货根本拿不出来。苏黄进公安干校是因为他是转退军人身份。在部队没文化不怕,只要有一身好本事,升个官还不算太难。回到地方就不一样了,这是个蛇吃蛇比着吃的社会。苏黄这样的货色没地方安排,就只好安排去公安干校混日子。
他能进去开发区管委会,恰恰是市委要求公安这边要派人,公安系统谁也不愿意去,苏黄就被点卯进了筹备组。
祝玉屏担任管委会主任的时候还不是市委领导,她的话在公安系统面前一点作用也没有。她在碰了一鼻子灰之后,看到了苏黄,才试着将想法与苏黄说了一遍。
没料到苏黄满口答应下来。祝玉屏想做的事是强拆,对于漫天要价的人她想来一次彻底的打击,要不杀几只鸡给猴子看,开发区几乎没机会能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