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离没敢否认说:“如果张书记有时间,我想他也会来。”
林如龙担心,通过这次笔会,会将宁乡镇的家底子全部展现出来给人看。要知道宁乡镇是衡岳市地区唯一戴了几十年帽子的贫困乡镇。几届县领导想要摘掉这顶帽子而最终失望,他林如龙来宁乡镇,可是立了军令状的。可是目前宁乡镇似乎并没太多的改变,这顶帽子还要戴多久,林如龙心里并没有底。
笔会一开,一切无可遮掩,都将大白于天下。这样的结果无论是宁乡镇还是宁县领导,似乎都无法承担。
高小离委婉地问:“林书记,要不笔会不开了?”
林如龙坚决地说:“不,要开,而且要高调地开。”
高小离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本来开笔会是不需要来镇里请示汇报的。但因为钱的问题,高小离不得不找镇里寻求帮助。宁乡镇再没钱,比起一清二白的竹村,比起捉肘见襟的竹村工艺品厂,他还算得上是个富人。高小离借鸡生蛋的想法开始凑效。
有了宁乡镇的承诺,计划成功了一半。
接下来,高小离该与许叶接触了。
电话一打过去,许叶当即表示同意。说这些老同志早就在嚷嚷了,说一年交了这么多的会费,没见书协搞一次像样的活动。要是有场笔会,还不知会乐坏多少老头。
两个人在电话里聊了一会,许叶提出了不少具有建设性的问题。比如吃住,创作环境等等。高小离都一一作答,最后说,笔会是宁乡镇政府主办,竹村只是协办单位。
许叶提醒他说,既然是办笔会,就是预备一些礼品。问高小离准备了些什么东西?当然,不需要什么奢侈品之类的贵重东西,但一定要有意义。对于书协这批人来说,钱财都不是能吸引他们的,他们需要的是荣誉和名声。
高小离告诉她,这些都不用担心。他有准备。
高小离其实是没准备的,在许叶提醒过后,他第一个念头就是竹村的工艺品不正好是这次笔会最合适的纪念品吗?
两个人约定,一个星期后正式敲定笔会细节。因为许叶需要征求书协会员同意。
下午许叶再来电话,告诉他书协会员王家友先生想要全程赞助这次笔会,问高小离有什么意见没有。
高小离嘿嘿一笑说:“有人出钱,我能有什么意见。我准备写一封感谢信寄给我的富豪同学,感谢他为中国传统艺术做出贡献。”
王家友要全程赞助,这就不需要宁乡镇出钱了啊。高小离把消息传给魏如春镇长,魏镇长二话没说,放了电话就赶到竹村来了,他要与高小离好好谈谈,宁乡镇主办的活动,怎么能让别人出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