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与众不同(1 / 2)

扶摇直上 天下南岳 1295 字 10个月前
🎁美女直播

市委讲师团第一站就选在宁县,全县干部全部汇集到县委党校听宣讲报告。

高小离是第一个报告的人,他的演讲稿在严书记指出问题之后,没来得及让严芳香帮着修改,自己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做了全面润色,整篇报告不但生动起来,而且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高小离在做报告的时候,看到台底下有女干部感动得偷偷抹眼泪,他知道自己的报告成功了。

县委书记徐广和县长顾大力亲自参加讲师团的宣讲报告会,报告会开始前,县长顾大力讲了抛砖引玉的话。报告会结束后,县委书记徐广做了热情洋溢的总结发言。

一句话,宁县的首场报告会取得圆满成功。

徐广亲自设宴招待,宁县四大家一把手全体出席。

宴会上徐广宣布,宁县的贫困帽子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将于今年摘掉。

徐广的宣布惹来一阵欢呼声。宁县戴着贫困县的帽子已经有很长一段历史。这顶帽子就像一道枷锁一样,让宁县走出去的干部都觉得低人一等。

林如龙和魏如春都参加了宴会,他们是贫困县里最具代表性的贫困乡镇。听说徐书记宣布要在年底正式摘除贫困帽子,林如龙和魏如春的反应截然不同。

林如龙显然很激动,他满脸通红,正襟危坐,显得严肃而认真。

魏如春就不同,他似乎有些焦躁,显得坐立不安,不时嘀咕着道:“形势主意害死人。”

高小离扶了一年的贫,对扶贫事业终究有了深入的认识。其实在基层干部心里,没人愿意摘掉这顶帽子。这顶帽子看起来是那么的不合时宜,那么的让人羞耻,但这顶帽子下实际利益,却是实实在在的。

因为有这顶帽子,国家每年给的政策和扶持力度相对于其他地方就要大很多。简单点说,戴着这顶帽子,宁乡镇的人甚至可以不做一分钱的事,照样饿不死人。

魏如春是深知其中味的人。他在宁乡镇呆了半辈子了,看着宁乡镇一步一步从乡变镇,却始终顽固地将贫困乡镇的帽子戴在头上。因为有了这顶帽子,宁乡镇的日子反而比没戴这顶帽子的地方要好过得多。

宴会开始没多久,徐书记和顾县长开始逐桌敬酒。到了高小离这一桌,徐书记拍拍高小离的肩膀赞叹说:“小高啊,你的文采真的太好了,年轻人,前途不可限量啊!”

顾县长接过去话说:“小离我还是比较了解他的。他不仅仅是在言语上给人有惊艳之感,还在于他是个实干的好干部。徐书记,我建议你抽个时间去他的扶贫点视察一下,看看我们的高小离同志的扶贫成绩。”

徐广连声表示一定安排时间过去,并叮嘱顾县长说:“一定要将我们的扶贫干部生活安排好。不能让他们既流汗还流泪。我们宁县过去是苦啊,但再苦,还不至于苦了我们的扶贫干部嘛。他们为了我们的扶贫事业,放弃优越的生活工作环境,来我们这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单是这个精神,就值得我们所有干部学习。”

一桌子的人全部颔首微笑,高小离被他们一顿吹捧,顿时觉得尴尬不已。

大家碰过杯之后,正准备喝,被人大的于大头叫住了,他端详着高小离,笑眯眯地说:“高小离同志,我是第一次听说你就是我们宁乡的扶贫干部,我失职啊。这杯酒,我罚自己先喝了。”

没等高小离拦阻,于大头已经仰脖子将一杯酒倒进了喉咙里。他马上又在高小离的桌子倒了一杯酒,微笑着环顾一眼大家说:“这杯酒,我与大家一起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