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不用,你来就是客。”黄玉双手推着高小离的后背,想将他赶出厨房。高小离只好出来,顺便喊了一声黄小英:“黄主任,你的菜择完了么?”
黄小英浅浅一笑道:“就快了。”
高小离哦了一声,出了门来。刚好魏如春从外面回来,手里提着一只三斤多重的甲鱼,笑眯眯地说:“看看吧,纯野生的。好东西。”
高小离凑过去看,啧啧赞道:“这东西很贵啊。”
魏如春不屑地说:“现在确实是贵了,因为少了呀。过去在我们宁乡镇,这东西都没人吃的。特别是夏季,遇到一场暴雨的话,随便一条山路上都能捡到不少。这些年都快绝迹了,像这样大的,很难看得到了。”
魏如春兴致勃勃地说:“小离,这东西野生的和家养的其实很好区别。你只要将它翻过去放在地上,能翻过去逃走的,必定是是野生的无疑。要是翻不过来身子,不用想,养的。这就好比人一样,有些人养尊处优,一场暴风雨就能将他摧残得干干净净。你再看一天到晚为生计奔波的人,别说暴风雨,就是雷劈也不死啊。为什么呢?不敢死啊。因为一个家庭死了一个顶梁柱,这个家就算完了啊。”
高小离闻言,心情顿时变得有些沉重。魏如春的话一点没错,这年头的人活得都不容易。比如衡岳市的人与宁乡镇的老百姓比,就好像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狱般。他开始理解国家为什么要花大力气扶贫了,因为一个社会要想和谐,只有共同富裕才是唯一的道理。
扶贫是件很难的事,国家为之不知花了多少心思。无论财力人力,都在想办法促使贫困地区进步。可是每一个地方都有像魏如春这样的人,只要他这样的人存在,扶贫就永远是一句空话。
高小离对魏如春的感觉,从第一次见到他之后就没改变过。魏如春就像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他的根已经深深地根植在这片土地上。无论阳光、雨露,还是营养,都因为他根基的深厚而得天独厚地先享用了去。至于在他身边的小草和灌木,生命力旺盛的还能苟延残喘,遇到自身条件差的,就只能焉焉生长。一场雨、一阵风,或者是一场突然而至的山火,就将粉身碎骨。
魏如春之黑,高小离出了惊诧之外,毫无办法。
即便如市纪委拨下来的扶贫款,魏如春也堂而皇之地收归到手里去。他力主成立的对口扶贫办公室,其中最主要的职责就是接收来自各个方面的经济援助。高小离当初仗着纪委干部的身份,开口问过魏如春要扶贫款。可是魏如春的一通太极打下来之后,高小离再无闲心去与之纠缠。他知道魏如春不可能再将这笔钱拿出来。就好像宁乡镇财政所的所长说的,魏镇长就是一把锁,任何进了他手里的钱,都会被锁死。
魏如春霸着扶贫款还说得过去,毕竟这笔钱他也不敢轻举妄动。但王家友给的一笔钱,魏如春照例收归己有,这就让高小离不得不佩服他,魏如春在金钱方面,已经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
魏如春大声叫了黄小英拿刀出来,他要亲自动手杀甲鱼。
魏如春笑眯眯地对高小离说:“今天我亲自做一道甲鱼羹给你尝尝,小离啊,人间绝味啊!”
高小离连声感谢说:“辛苦魏镇长了。这鱼哪里来的?”
魏如春毫不在乎地说:“收的。”
“收的?”
高小离疑惑地问:“怎么收的?”
“办法很多。小离,你不知道我们宁乡镇新成立了一支城管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