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离的第一把火,就将两个副书记烧下了宝座。宁县纪委两位副书记在同一天被他调离纪委。
消息一出,顿时将整个宁县搅得天翻地覆。
县委书记徐广心急火燎将他请到办公室,劈头盖脸问他:“高书记,你这样做,县委同意了吗?高书记啊,这将会使我们内部不团结,人心涣散啊。”
高小离愁眉苦脸地说:“徐书记,您说说,他们两个常年不上班,不如换到其他位子上去。我们纪委养不起啊。如果还如过去一样,别人会怎么看我高小离?这不是换汤不换药吗?不管阻力多大,他们两个调离,是必须执行下去的。”
徐广眉头紧皱,欲言又止,过了好一会才说:“你调离他们,准备怎么安排?”
高小离谦虚笑道:“这就是徐书记您看着办了。您是书记,您说了算。”
“我说了算吗?”徐广无可奈何地说:“你看看你,县委还没同意,你已经做出了事实。我现在要反对,又不能维护你的权威。不反对,别的干部会怎么看我?高书记啊,你这是要将宁县这潭水搅浑啊。”
高小离陪着笑脸道:“徐书记,我年轻,很多事情考虑未必有您这么周到。这件事情,您得帮我。”
徐广试探地问:“除了这个办法,你还有什么办法吗?要不,给他们一点时间,规定他们在要求的时间内到岗上班?”
“不行!”高小离断然拒绝道:“据我了解,陈书记到今天为止,已经连续两年零三个月没上班了。另外一个邓书记,还差一个月就是三年没上班了。这是典型的占着茅坑…..”高小离话到嘴边,猛然觉得这个比喻太不恰当了,赶紧收住了嘴,嘿嘿笑道:“徐书记,这可是严重违反纪律的事。要想纪委有所作为,总得先从内部整起,要不别人会说,我们自己屁股都不干净,凭什么去要求别的干部啊?”
徐广叹口气说:“我倒没别的想法。只是高书记啊,陈书记和邓书记都是宁县的老干部了,他们一辈子都在为宁县老百姓服务。偶尔出现这种情况,一是他们的组织纪律观念不强。二是他们也是没办法的事。不怪这边无风景,而是墙外风景独好啊。”
“既然如此,就让他们去欣赏墙外的风景吧。”高小离咬着牙说:“徐书记,您得理解我。我这一板斧,砍得下得砍,砍不下也得砍。要不,请县委请示市委,干脆将我调离宁县。”
话说到这个地步,徐广知道再说下去也没法改变高小离的决定了。只好叹息着道:“高书记,你这一板斧,砍的可不是两个人。而是整个宁县干部队伍。一句话,麻烦会挺多,好自为之吧。”
徐广没说出来,高小离砍下去的这一板斧,明着看是针对纪委内部的两个副书记,其实是将矛头指向了整个宁县官场。有人揣测,高小离接下来就将全面清查治理宁县的干部队伍了。高小离的这一招,让他们有些手足无措。过去的纪委,是个无为而治的部门。虽说它就像悬在大家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剑,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柄剑永远都不会掉下来。
高小离一来,不但掉下来了,而且毫不拖泥带水就砍了两个副书记。
谣言顿时在宁县大街小巷到处飞,又说高小离背景深厚,手握上面的尚书宝剑来治理宁县干部了。有人说高小离就是个草根出身的农民子弟,不知道天高地厚,想独树一帜捞政绩以便升迁。
谣言一起,高小离走到任何地方,都会有人在他背后指指点点。宁县干部开始对他保持敬而远之的态度,半个月时间不到,高小离便觉得自己被完全孤立了起来。
徐广提醒他说,别看宁县现在表面上是风平浪静,以他多年在宁县的经验,他感觉到这里面一定在酝酿着一场暴风雨。
高小离感激徐广的提醒,在这方面,徐广表现出与顾大力明显不同的关心。自从他将两个副书记从纪委调离开之后,县长顾大力一直没找他说过话。似乎他根本不知道发生了这件事一样,没只言片语提醒他半句。
两位副书记从纪委调离出去后,县委一时没个合适的位子安排。两个人就悬在半空落不得地。直到有一天下午快下班的时候,高小离的办公室突然来了一个人。
来人没敲门,径直推开他的门,双眼如鹰钩一样盯着高小离看,突然咧开嘴一笑,问道:“你就是高小离?”
高小离扫了一眼他,心里顿时不爽。自从他来宁县当了纪委书记之后,已经没有人当面叫他名字了。这才半个多月的时间,他再听到别人直呼名字便觉得很刺耳。
他皱着眉头不友好地问:“你找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