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站台(1 / 2)

扶摇直上 天下南岳 1407 字 10个月前
🎁美女直播

霍小华再三要请为高小离接风洗尘,高小离也不拒绝。他心里突然冒起来一个想法,他得试探一下霍小华的真实意图。

县里来的三个纪委干部听说高书记来了,都涌到霍小华的办公室陪着他说话。高小离一句也不提工作上的事,只是兴致勃勃地讲述自己刚来宁乡镇扶贫时的一些往事。

他来宁乡镇扶贫,是全市一百多个扶贫干部中的翘楚。衡岳市日报上两次头版头条报道他的扶贫事迹,这让很多人羡慕嫉妒恨。要知道平常一个县委书记未必就能有此殊荣。上头版头条的人,通常都被视为政治上特别优秀的人才。

只有高小离自己心里明白,他能上头版头条,完全是靠严芳香的本事。作为报社的首席记者,严芳香平常采写的都是关于市委书记的稿子,也就是说,头版头条都是市委书记占据的阵地。张文志书记能两次让出位置给高小离出风头,可见严芳香下过不少工夫。

高小离的扶贫岁月不长,却三次上过日报,其中一次是作为英雄登上报纸。那次严芳香用了三版整整一个版幅,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英雄的成长轨迹。也是那一次,让高小离正式进入了领导的眼帘。得知在宁县有个扶贫干部,不惧牺牲,救了一个村的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宁县干部也是在那一次的报道中,才知道身边出了一个英雄。英雄新通常都是死了后才出名,只有高小离,是个活着的英雄。这也是他一路扶摇直上,没人敢质疑的主要原因。

高小离提他的扶贫往事,却不提竹村,更不提他在竹村做过什么。

直到安排酒宴的人进来说安排好了后,高小离才像突然想起什么一样的说:“哎呀,我都快忘了正事了。你们去将竹村工艺品厂的林巧叫来,我这里有个订单,非常重要。”

纪委三个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开口。

高小离嘿嘿笑道:“哦,你们不认识吧?没事,我请林书记派人去叫。”

霍小华赶紧拦住说:“高书记,这点小事就不麻烦林书记了。再说,今天是我们纪委内部在一起吃顿饭,没邀请林书记。我们总不能让林书记背后说我们大吃大喝吧!”

他笑得很勉强,一边朝旁边的人使着眼色说:“你们没听清吗?去请人啊!”

高小离笑道:“不用急,我就想将订单的事给她说清楚。这个订单来得不容易,海外的单啊,赚外汇的。”

高小离临时杜撰出来一个订单的事,让霍小华不好拒绝。要知道目前全国都在大干快上发展经济,像宁县这样偏僻的地区,平常的经济基础就薄弱得很,现在有个赚外汇的机会,谁敢拦着不让赚?

衡量一个地方领导的政绩,现在主要就是看经济指标。宁县地处大山,无论是交通还是自然资源,相对于其他地方都显得捉肘见襟。宁县的经济这些年一直排在全市最后一位,作为县委书记的徐广和县长顾大力,脸上都没光。

当干部其实与平常做人是一样的,口袋里没几个钱,说话的腰都挺不直。徐广和顾大力每次去市里开会,都不敢坐前排,而是选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坐了,也不敢与别的县领导打招呼,家穷志短!

现在有个赚外汇的机会,谁敢拦着,他们听了后会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啊!

高小离越是不动声色,越是让霍小华不知道他葫芦里卖什么药。他只能使着眼色催着人去找林巧过来。高小离也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大力赞赏着竹村的工艺品厂的发展前景。说竹村这是带了一个好头,这样的村干部一定要尽全力支持。虽说纪委是监督检查干部队伍的职能部门,但不管出发点是什么,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尽全力支持老百姓富起来。

他高度赞赏了竹村村干部是一帮有远见,敢干事的农村好干部,说将建议县里将竹村树为典型,号召全县人民学习竹村的自主创业精神,带领村民走上一条发家致富的光明大道。

说着说着,连他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知道内情的人都清楚,高小离驻村扶贫的地方就在竹村,竹村的工艺品厂也是在他的一手策划下建立起来的。他高度夸赞竹村村干部,其实不正是在夸他自己吗?

但他的书记啊!官大一级就压死人。因此没人敢提出半点异议。直到纪委干部进来,朝霍小华使着眼色,高小离心里明白过来,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