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家喜终究没能胡来,他要求召开一次常委扩大会。
因为是扩大会,高小离自然属于被扩大之列,列席会议。会议的主题就是研究在全县修建两到三座水电站,以缓解宁县用电压力。
县电业局局长首先表示反对,说上面有明确的规定,全国不但不再修建小型水电站,还要将原来的小水电站关闭。宁县这时候上马建小水电站项目,肯定会被叫停。
电业局长的话半路被孟家喜打断,孟家喜一脸寒霜地问:“你说关闭小型电站,老百姓没电用怎么解决?”
电业局长小心翼翼地说:“现在全国一张网,电都是统一调配的。我们宁县之所以配电额低,主要是工业用电少。要是我们的工业用电多了,配额相应就会提高。”
这句话看起来没毛病,但徐书记和顾县长听后脸色都变得很难看起来。宁县没工业用电,责任在于他们两个主要领导工作不行,没将工业发展起来。谁都知道一句真理,无工不富,无农不稳。宁县地处山区,交通设施不便,地下又没矿产资源,工业受此制约,怎么能发展得起来?
宁县全县通电问题,几年前才全部解决。当初为了让全县所有乡镇都通上电,顾县长蹲在市政府霍市长办公室的走廊上吃过三天的馒头。霍市长躲他,三天没来办公室。顾县长怕误了见市长,三天没敢离开半步。
顾县长找霍市长就是要钱,宁县财政根本解决不了这笔巨大的通电开支。宁县是全市最后一个还有部分乡镇没通电的县。不通电主要原因是架设线路的耗费太巨大。顾县长履职宁县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发誓要将全县每个角落都要通上电。
结果预算一造出来,才知道说得容易,做起来太难。
顾县长最终还是从霍市长手里拿了一笔钱回来,这笔钱一分钱没走野,全部花在通电上了,宁县为此还忍痛割了两年的全县干部福利,弄得怨声载道。
电是通上了,却因为电压一直不稳定,特别高峰期,电压低得连电风扇都无法驱动。为此,老百姓又诟病县里的能力。说不如不用电,用了反而让人烦躁。
这个情况高小离是有感受的,竹村的一些机器就出现过因为电压太低而无法工作的情形。
顾县长敲敲桌子问:“工业用电低,到底是谁的问题?”
电业局长半天不作声,反复强调说:“我个人是不支持县里上马建水电站。”
一场会开了一天,没个结论出来。孟家喜愤怒地对高小离说:“我就知道现在的基层难搞。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想法,都在为自己打小算盘。”
高小离不解地问:“电业局有什么小算盘打?”
孟家喜白他一眼说:“你这人就是个书呆子。这里面的猫腻多了去了。反正一两句话与你说不清,你先告诉我,你支持不支持?”
高小离苦笑道:“你知道我都不是常委,没有表决权的。我支持有个屁用。”
孟家喜认真地说:“你支持,我的信心就更大了啊!”
高小离没想理会他。孟家喜要修建水电站,完全是突发奇想。正如电业局长说的那样,现在全国一张网,所有用电都要从这张网上来。人家说多少钱一度,你就得花多少钱一度去买。你要自己修了水电站自己发电,人家的电卖给谁?
电业局搞个配额,也有人家的目的。想要多用电,行啊,该拜的码头你得去拜,不拜?对不起,你的电压永远都起不来。
要说宁县在水力发电这块,很多年前是有过历史的。水电站原来的发电,完全能供应半个县城的用电。后来搞了一次农网改造后,就将水电站关了,设备被人拆了当废品卖了。孟家喜说的建水电站,其实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更新设备。
接连开了两天会,终于达成统一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