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宇博说完,扭头就走。
被玄药堂全面封杀,还看不起我的药材,饿死活该!
“楚皓,我调查过了,这个安宇博确实是徽州中药材的种植大户。”杨再军显得忧心忡忡。
“他种植的药材都不合格,外面合格的药材就算有,很可能也是杯水车薪。”
“车到山前必有路,不必杞人忧天。”楚皓虽然心里着急,但还是给了杨再君一颗定心丸。
“杨哥,你们想办法去购买一台能检测药材生长真实年份的仪器来,再聘请几位技术员专门负责这件事。对药材,我的观点是,宁缺毋滥。”
楚皓已经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原则就是原则,原则是拿来遵守的,而不是拿来破坏的。
“好的,我马上着手去办。”杨再君答应下来。
“对了,还有这些药材,你也在网上公布。你一定要做出说明,必须是足年份的野生药材。这些药材的收购,由我亲自把关。”
楚皓给了杨再君一张药材清单,上面列着十多种中药材。
楚皓这次准备推出的,是延年益寿胶囊。
楚皓在替刘若妤的爷爷治病的时候,就在考虑延年益寿胶囊的问题。
古代的中州人最注重养生,许多医学界的大神都留下了延年益寿的药方。
经过小箭的研究和筛选,最后选择了孙思邈《千金要方》里的一篇药方,并做了一定的修改和完善。
孙思邈,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在平均年龄只有五十多岁的古代,孙思邈能活到一百多岁,实属罕见。
孙思邈幼年嗜学如渴,知识广博,只是后来身患疾病,经常请医生治疗,花费了很多家财,于是,他便立志从医。
隋朝末年,国家动荡,孙思邈隐居太白山中。
他一方面下功夫钻研医学著作,一方面亲自采集草药,研究药物学。
孙思邈认真研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古代医书,同时广泛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热心为人治病,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
每一次诊治,孙思邈都用文字认真记录下来,以毕生精力撰成了医学著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孙思邈崇尚养生,并身体力行,他强调“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为佳,勿以康健便为常然。”
唐太宗即位后,召孙思邈入京师长安,见到他70多岁的人竟能容貌气色、身形步态皆如同少年一般,十分感叹。
孙思邈年过百岁而视听不衰,就是因为他的养生之道和延年益寿的方剂。
楚皓可以想象,这种胶囊一推出,会多么的受广大老年人的欢迎。
美白养颜胶囊针对的客户是爱美的女孩子,减脂胶囊针对的是所有为肥胖苦恼的人群,而延年益寿胶囊针对性更强,就是期望能长命百岁的老年人。
那些资产亿万的富豪,钱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数字,寿命的悠长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
这种胶囊,楚皓打算走精品路线。
利用灵药园培养出来的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药材,用一条定制的生产线进行生产。
“对了,如果要野生人参,你可以找东北的赵大壮,这是他的电话。”楚皓把手机里存着的赵大壮电话号码给了杨再君。
“我曾经在他那里买过野生人参,质量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