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泥坝是一个沿河而建的村子,规模不大不小,狭窄且长的村子,五百多米,前后两排,得有百十来户分列在村路两边。
开车走了一圈,没发现农家乐,也没有饭店,只有个小卖店。
小卖店是个婆婆开的,里面都是些油盐酱醋和一些小零食。
为了能和婆婆搭上话,我们说早晨没吃饭,想吃碗泡面。
婆婆不紧不慢地从柜台中拿出了泡面。
“听口音,你们不是本地人,你们要去哪呀?”
我直奔主题道:“我们是游客,听说黄泥坝有个老庙,过来看看。”
“嗨,早就荒废了。”
“最近有人上去吗?”
“最近半年上去的人多,都是年轻人,去拍视频,往网上发。”
“最近呢,有没有一群人上山?”
“没看见,山上啥也没有,上去干啥?”
我笑了笑道:“婆婆,那庙是什么时候建的?”
“哎呀,得有个一百来年了,那个庙挺灵的,庙门口都是地木耳、折耳根,我小时候还在那挖过呢。”
我心里凉了半截,一百多年的庙,肯定和褒国无关了。
四驴子问:“老人家,那庙是啥人建的呀?”
“啥人建的,我也不晓得,听我爷爷说,还是有皇上的时候,一群和尚为了避战乱,去山里修行,走到咱这地界,一个老和尚死了,然后徒弟墓就在这修了座庙,给师傅诵经祈福。”
婆婆的回答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外地人来这建庙?听起来怪怪的。
于是,我试探道:“香火旺吗?”
“旺的很,老人们说,那群和尚是神仙派下来的,当时天灾人祸,老百姓连口稀饭都吃不上,和尚庙建庙,村民们去帮忙,不光给饭,还给粮食呢,要不是那些和尚,村子里得饿死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