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见书生吃得满意,便舒出一口气。
“公子,还要吗?”
书生捋了捋须,来了句:“浅尝尔,不可贪欲。”
宋小妹听着这话,有点酸腐味啊,这文绉绉的,甚是不习惯。
又听得那书生说道:“本是山中一碧玉,搬来店中盛羹汤。奇呀妙哉!适得想起去岁一首来:赋得闲情思独工,想携卮酒对芳丛。铅华不为春争艳,留得先生醉颊红。”
宋小妹内心一声“雾草!”,这诗她知道,诗名叫《竹菊图》!怪不得这书生有些面熟了,这人如果没猜错的话就是那个人了。前世在游览杭州德寿宫时,在某一副肖像画上见过!宋小妹的小心脏跟加了二百伏电击一样,突突个没完。
她伸长了脖子,愣愣地打量着紫袍书生:多看几眼,应该有祥瑞降临,发个财啊,暴个富什么的。要不要再许个愿望?
紫袍书生吃饱喝足,点了点头,往桌子上放了一银锭,便潇洒离去。宋天宝第一次见一个完整的银锭,看得都傻眼了,但想想不对啊,四个茶叶蛋,三杯奶茶,要不了那么多,于是抓起银子就追了出去。
“客官且慢走!”
紫袍书生正欲上马车,就见宋天宝追了上来,身旁那汉子刚要阻拦,就被书生制止:“退下。”汉子应声退至一边。
紫袍书生问宋天宝:“怎么给的银两不够吗?”
宋天宝将银锭还给书生,老老实实地说:“客官,你给多了。四个茶叶蛋,二十四文,三杯奶茶,三十文,一共三十四文。你给的这个,我找不开,还是给我些铜钱吧。”
紫袍书生笑道:“这银锭是赏给你的,你收下便是,不需要找钱。”
宋天宝觉得不妥,这银锭跟铜钱相差太大了,正要再退还。杨毅却一把按住宋天宝的手说:“公子叫你拿着就拿着,是赏给你的没听清楚吗?”
“可是……”
“可是什么?”
杨毅瞪了他一眼,瞪得宋天宝脖子一缩,弱弱地来了句:“我师父说手艺人要见财不贪心,本本分分做事,谓……嗯……谓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所以这大钱我不能要。”
“你师父是谁?”紫袍书生问道。
“宋五嫂……”
紫袍书生爽朗一笑,宋五嫂他怎会不知呢,那位达官显贵花大价钱都未必请得动的厨娘。她的传奇从开封一直到临安。
宋五嫂原在开封经营酒肴。金兵南下时,随着逃难的人群来到临安城,定居在了钱塘门外,开了一家小酒馆。因其精湛的厨艺,很快在临安名声大噪,尤其是做的“鱼羹”,曾经高宗赵构还特地慕名前去品尝,吃完后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