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门道很简单,首先,店家跟你纠缠讨价还价,那说明其实他的叫价是虚高的;如果不跟你纠缠,看你还价他都不理你,那就另当别论了。其次,还价区间一般在叫价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加一点。然后一定要表现出我不是非你不可,我还有很多可选择的余地,你不按照我给出的价格卖给我,那我就去找你的竞争对手,给他增加收入去。
同理,反过来作为卖家。如果你比别家有优势,并且这优势是买家之所以会挑选你的原因之一。那么你就可以高傲地坚持自己的原则。
比如卖笋,最大的优势就是,我都已经到了你家门口了,难道你还要舍近求远吗?里西湖去菜市巷估摸有二十里路左右,走走都能走上半天。
住的远的,有时候去买一次食材,就得买上一大堆。
裘胜辉就是抓准了瘦高男子不想跑那么远的心理,咬定青山不放松,六文就是六文,一文都不能少。
沐长风听完,长叹一声,当什么捕快啊,去做商人得了。宋小妹只是茶前饭后之余,说了个经验故事,裘胜辉就能举一反三了。
话表当下。
那瘦高男子要了两人全部的笋,想着不光可以做竹笋焖肉,还可以做腌竹笋、油焖竹笋、红烧竹笋猪肉等等。四筐竹笋,够吃一阵子了,便招呼二人挑着筐进得宅来。
嘿,进宅去,正合了二人的意。
于是二人挑上担子跟着瘦高男子进去了。一路目之所及,与普通人家无异,只是家丁奴仆少了些,直到厨房,也就看到了两个,一个在清扫院子,另一个端着一盅汤从厨房出来。
“呀,余厨,这么快就回来啦?”端汤的小厮正要去主人那送汤,一出厨房,就看到瘦高男子带着两个行贩模样的人回来了。
“出门就遇上卖笋的,正好——来,笋就放灶边上吧。”瘦高男子指挥着两人,又从兜里掏出几吊钱来,给了裘胜辉。
裘胜辉也不客气,收下了钱,就跟真的行贩一样。
二人乘瘦高男子忙着清点竹笋,悄悄地溜出厨房,在宅院中巡逛起来。
这宅院其实不算大,前后左右也就十四间房,左四间,右四间,正中六间,呈两个半包围结构。内环正中一个亭子,亭子边上一个参天的古树;外环左右和后边都用走廊连了起来。没花多少时间,二人便将这宅院前半部分逛完了,刚要入后半部分,却被瘦高男子叫住:“我说你俩干什么呢,钱付给你们,还不走吗,在这里瞎逛。这是你们能进去的地方吗?都出来!”
二人于是谎称找茅房,找不着呢!
瘦高男子一指西边的一处地方说:“茅房在那儿呢,假山后头,看到没有?”
二人连连称是,都假装肚子疼,捂着肚子往西边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