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马车停在钱塘江边的“鸡冠垅”下,那是临安城富商邢立本家的车马。
车内的人已经沿着鸡冠垅的缓坡信步来到了九溪。那时这儿还没有名字,还是个未开发的荒山野地。宋小妹凭着印象,就像一个开荒者一样,在前头带着路。身后则是邢立本夫妇以及一个丫鬟一个仆从。
这路,都是一块块大小不一,参差不齐的石板拼成。这与八百年后平整的柏油路完全不一样。宋小妹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几人,见大家并没有因为要走山路而显得疲惫,反而对这里充满了新奇。
宋小妹一阵感慨:辛亏啊,这个时代还没有强制女人裹小脚,不然可真是寸步难行了。
来至一处瀑布处,宋小妹举目四望。那个后世的著名景点“九溪烟树”呢?看了半天,这四周围的树木没有一棵长得像那棵网红树的。忽然间她一拍脑门,意识到一个问题:呵,那棵树的岁数两百年都不到,现在当然没有它的影子了。来早了呀!
邢立本夫妇两跟了上来,这一路上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二人好不开心。没想到,除了西湖之外,这里还隐藏着一块风景秀丽的小天地。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邢立本站在一块平整的高台上,诵起了《兰亭序》。大概触景生情,在他的脑海中已经不自觉地勾勒出了一副“兰亭雅集”
的场景了。
只是这地方,较宋小妹的脑中的想象,还是荒了一点。想要达到“兰亭雅集”
的效果,还是得需要一些改造啊!不过一旦要有些改造,就得延期举办了。
宋小妹将心中的想法告诉了邢立本夫妇,夫妇二人闻言,觉得有道理,既然决定要做个有意思的雅集,那就干脆准备得再充分些。于是当下决定延期。
夫妇两是个性情中人,觉得好就好,可以就可以。做生意的人,混迹在商海之中,练就了一秒颅内的高演算,得失都能预估一下。如果风险过高,基本上想都不会想,直接顾左右而言他了。
邢立本望着满山郁郁葱葱的树木,以及绵延向北的山峦,心中已有了一些主意。
临近中午,几人找个凉亭歇脚,掏出了随身携带的干粮吃了起来。宋小妹蹲在溪边,灌了满满的几个竹筒,尝了一口,嘿,清凉不说,还有点甜。现在这个时候,周围都没有工厂,污染少,水质也是相当好。这要是在八百年后,宋小妹是不敢直接喝的。
初夏时节,天气就已经很热了,所幸的是这里树荫茂密,还有微风送爽。这溪水从上天竺而来,流向钱塘江。一路潺潺而下,湍急处更是风送阵阵,是个天然的纳凉好去处。
宋小妹看着邢立本,只见他站在凉亭之中,望着不远处的石桥。此时刚好有个砍柴归来的樵夫从桥上走过。
“哎——樵哥且慢走!”
那樵夫听到有人唤他,举目四望,一下就看到了凉亭中的几人,“这位大官人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