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1 / 2)

🎁美女直播

>

而学子可以在这其中参与到定江县的建设,了解当地的民生情况,不再是在书院中埋头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比其他书院的学子多了更多的经验。

江缘等书院躁动不安地看着,青山书院在定江县中隔一两个月就全书院联合县衙开展实践活动,并且卓有成效。

他们的心,动摇了,眼红了,但无人出面,因为顾及着来年的县试和巡回科考,两者相较,人们常常倾向于保持固有的,可见的回报方式。

顾院长他们坐得住,县学的乔教谕可坐不住了,修路赶不上趟,县报处敞开了怀抱,可是,他拉不下这张脸和白县令说啊。

恰好此时,第一期的县报出来了,一份县报整整六张,一同发放。

乔教谕拿到手之后,第一眼就看见了县报正中央的官府联合青山书院一同修路,顺着往下看,内容详实,写了修路的前因后果,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当前修路的进度又如何,修路的善款详细支出。

最近的秋收情况如何,商税几何,重点表扬了以左家为首的几家商户,今年商税创了新的高度。

还有大光中近段时间发生的大事,颁布的一些最新的政策。以及定江县县衙官营商铺和田庄的产出和支出情况,几乎是将定江县的账本公之于众。

乔教谕看完前两张,心中泛起惊涛骇浪,白大人锐意进取,在位以来所作所为实乃胆大包天,与官场格格不入,唉……官是好官,就是不知道坚持到什么时候,也许就像流星一闪而逝。

乔教谕接着往下看,县报版面一改,右上角还有一行字,定江县民生报,内容基本上讲的都是定江县百姓的家长里短,谁家人口太多准备分家,婆媳关系不和,哪家夫妻和和美美,又有哪家出了个混子,哪家的牲畜养得特别好之类的八卦小故事。

乔教谕看得津津有味,这些百姓小事也不知是怎么得来的,一个个写得有意思极了,他看向故事的末尾。

采访记者:青山学子,蒋川。

乔教谕一时之间愣了,怎么青山学子还能投这个,大家不都是投文章吗,怎么你偏偏不走寻常路。

乔教谕又翻翻这两张民生报,大部分内容都是青山学子所写,里面还有青山蒙童的文章,他刹时无语怔愣。

最后,乔教谕的手翻开了最后两张,一看右上角,定江县学子报,版面又是另一种不同的风格,三种不同的报,版面都是不一样的风格,令人一眼就能辨清。

乔教谕快速翻看着学子报上的文章,花团锦簇,内容虚浮,千篇一律,毫无灵魂,还比不上青山蒙童写的民生小八卦,蒙童在里面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小建议。

乔教谕站在原地,手执薄薄的六张县报,重若千金。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乔教谕最后还是决定找个时间和白琅月谈谈县学今后的发展,他白琅月毕竟是县令,县学可是在县衙底下开设的书院,总不能总是和青山书院合作,他们自己人一点便宜占不到吧。

在江缘等书院私塾固执己见的时候,乔教谕已经开始偷摸着为县学的发展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