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天就将交代下去的事情做完了,还整理一套更加高效的行事方针出来,怎么能叫人不惊喜呢,简直就是天生的官场官员,非常适合来吏部长期发展一下。
“吏部尚书你这就说错了,他们在礼部可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啊?我未曾有听闻。”礼部尚书笑眯眯地反问。
谁还不知道谁啊,用得着你这么提醒,要不是户部都把人要去了,征服你礼部不是迟早的事情。吏部尚书微笑着。
他向上一举笏板,“陛下,青山书院培育出来的学子堪比太学和官学,臣建议,太学和官学理应向青山书院看齐,革新培养学子方式,多出几个为国库赚银两,挣粮草,发现新作物的学子。”
你,你,不讲武德,怎么就直接向陛下启奏了。礼部尚书脸上温和的微笑险些保持不住,瞪大了眼看向吏部尚书。
南王眼看着他的好皇兄就要点头开口,心里一急,张嘴就噗嗤噗嗤往外冒话,“万万不可,陛皇兄,据我所知,青山书院的院长和定江县的县令有私情!要是被学子学了去可怎么好!”
话一说出口,南王立刻就后悔了,他着急了,不该这个时候说这个话的,他怎么能说这些话呢,他应该等着时机,等定江县的流言发酵,流传到光都附近,在不经意地时候爆出来,最好在太学和官学革新的时候,一举中的,全面废了书院革新。
“南王如何知道得这么清楚,言官清楚也算说得过去,可,这只不过是一个县城一家小小的书院,怎么就闹到了早朝上说事。诸位爱卿,朕说得可对?”皇帝经过底下人这么一闹,看清了各方政党对青山书院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吏部户部无疑是支持的,他们缺人,缺财,缺疯了,也不管从哪里来。
“皇兄,臣也是听了手底下的人说了一嘴,这不是怕到时候革新,发生什么意外。”南王满嘴苦涩,咽下了自己刚才脱口而出的苦果。
皇帝瞥了一眼南王,神色不明,“南王有心了。”
朝堂上静了片刻,太监瞧着皇帝撑着脑袋,立马说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太监尖利透耳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金銮殿内,清晰无比。
礼部尚书努努嘴,似乎还想说些什么,看了一眼面带悔意的南王,又咽下了。
其余大臣似乎也明白了皇帝此时还不打算将太学和官学革新,但对于青山书院的态度似乎又有些暧昧不明。
随后,吏部某位大臣出列,汇报了哪个州府又有灾情,请求赈灾。
早朝就这样又继续下去了,有关于青山书院的话题在早朝浪潮中不过是一朵小小的浪花,转瞬出现又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