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关厂长看着挺老实,万一憋着坏想害他,非说袋子里有多少钱什么的,他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多谢您的好意,下回来,我一定和您好好喝两杯。”
关厂长见他态度坚决,才没有再坚持,目送他上车走远,站在原地给什么人打电话。
“走了,刚走。”
“送他的东西他没拿。”
陆青云一连走了几家,情况都和自行车厂差不多。
生意不好……
外面的欠账要不回来……
总之就是还不上账。
有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甚至提出,让陆青云帮他向工程商催欠,催回来就还钢厂的账。
陆青云当然不会同意,两手空空回到钢厂。
厂长亲自找他谈话,好一通安慰。
但是,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让他老实在厂里待着,混日子享清福算了。
当然,如果他想继续去追欠账,也没问题,吃住费用厂里报销,还有补助。
追回欠账,提成另外算。
陆青云装出一副沮丧的模样,回到办公室关起门来,谁都不搭理。
下班后照旧和小刘、小李吃吃喝喝,发发牢骚。
厂长一伙人渐渐相信他是受不了打击,怂了,心里也踏实了。
其实陆青云在等,等省委那边的调查结果。
上次他发给省委的车辆信息,通过全市监控追查之下,还真的查出来一点问题。
那几辆外来车辆,都是来钢厂订购钢材的。
目前看不出什么问题。
问题出在那天送出去的钢材,接受企业几乎都与钢厂几个领导沾亲带故。
厂长的小舅子,副厂长的二表弟……
还有一家企业,钢厂财务六十八岁的老丈人,当保安看大门。
不是说与亲戚有关的企业不能从钢厂采购。
而是集中在一天发货,也太巧了。
要想查出其中有什么问题,最直接的方式是查账。
但,师出无名,上面轻易不会接受这个建议。
陆青云想偷偷查一下账,一直没找到机会。
想来想去,陆青云找主意打到财务老丈人的头上。
一些老人自以为人生阅历丰富,喜欢以老卖倚,更容易成为突破口。
于是他以出差为由,离开钢厂。
找个地方改头换面,提上几瓶好酒直接找上老丈人的门。
老丈人姓朱,老家在农村,村里人都叫他朱老六。年轻时不务正业,吃喝嫖赌样样都沾,家里日子过的别提多拉胯。
但人家养了个好女儿,跑出去打工几年,给家里盖房买车,后来又嫁了个城里人,又在城里买了房,把父母都接到身边养老。
还给朱老六安排了一个在厂里看大门的活,每天喝茶下棋聊天,就把钱挣了,厂里上到厂长,下到工人,还都得对他恭恭敬敬的。
陆青云自称是村里的后生,想求他帮忙找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