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平搭建的高炉内部形状类似一个可乐瓶,只是瓶颈没那么长。
现在,瓶身的部分已经基本完成,再向内收口,搭建一圈叫做“炉喉”的瓶颈以后,就可以着手封顶了!
郭平在高炉顶上预留了一个烟囱口,这是炉煤气排放的出口。
炉顶正中间的位置则是加入原料的位置。原料包括几种:铁矿石、焦炭和作为助熔剂的石灰石。
按照反应条件和炉内的温度,原料的比例可能需要随时调整。
而且,一旦原料进入炉内,就不可能再倒出来了,必须确认好成分以后才能进料。
因此,需要在炉顶单独设置一个区域用于混合调整原料,再用一个活动的阀门来控制进料。
一般来说,阀门会设置成上窄下宽的漏斗状。向上提起阀门的时候,漏斗的最宽处会堵在进料区的底部,封闭下面的炉体。
需要进料的时候,把阀门向下移动,漏斗和四周的炉壁就会形成空隙。原料会顺着向下倾斜的漏斗滑入炉体内,完成进料。
郭平的设计也是这样的,唯一的问题是,进料阀门用什么材料制作。
用钢铁制作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郭平现在只有一小块铁板,不够制作阀门。
而且铁的保温性并不好,用来制作阀门的话,炉内的温度会损失一些,进料区的温度也会很高。
这样,对炉顶其他部件也会增加对耐热性的要求,更别提可能提前引燃焦炭的问题,安全性就不是很高了。
如果用混凝土的话,普通混凝土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耐热,但是有高温下爆裂的可能。
最好还是改良一下。
修完高炉的炉喉以后,郭平从脚手架上小心爬了下来,接下来的准备需要在地上完成了。
不过不得不说,脚踏实地的感觉就是比爬高舒服多了!
如果有可能,郭平是不喜欢上工地的。他见过太多的安全事故了,心有余悸!
郭平现在矿山上搜索了铝矾土,意外地找到了不少。
铝矾土看上去很不起眼,和土块没什么区别,要不是有属性面板,郭平是认不出来的。
郭平搜索的另一种原料,白云石,则是洁白莹润的晶体,非常漂亮。
白云石经常和石灰石、石膏矿这些钙类矿物共生,一定程度上也能互相替代。
郭平也打算挖一点储存起来,本来白云石是准备用作铝土矿的备选的。这两者经过处理,都能用作耐火材料的原料。
其中,和烧制水泥的流程一样,把铝土矿和石灰石一起煅烧,能够得到耐火水泥,这就是郭平要制备的材料之一。
过程已经很熟悉了,郭平熟练地挖矿,粉碎,把原料填进砖窑里,熟练地填上燃料点燃。
为了快速升高炉温,也用上了自动鼓风机。
和用普通水泥制作混凝土一样,用耐火水泥和耐火骨料也能制作耐火浇注料。
耐火骨料最简单的原料就是粒径合适的铝矾土,白云石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