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平准备把两种材料都混合一些。筛选不同粒径的矿石也很简单,破碎以后倒进自动选矿机里分选就可以了。
郭平制作的水轮车与每一套装置相连的是不同的转轴和传动装置,所以可以和自动鼓风机同时使用。
虽然设计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今天的用途,郭平是按照鼓风机和自动传送带能同时使用来设计的,没想到先被选矿机用上了。
每到这个时候,郭平还是感慨,有了机器就是不一样!
花时间去造各种机器,用来提升生产力绝对是值得的。
不然这种时候全部都要手动操作,就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了!
现在,只要把原料装好,启动各个机器,郭平就可以空出时间来打铁了……
只有打铁,还是一项完全没有自动化的工作!
郭平上次铸造完斧子镰刀等工具,把剩下的铁水都铸造成了一块铁板,现在可以拿出来锻造钢筋了。
这点铁用在建筑上还是远远不够,需要等郭平造好高炉,炼出第一炉钢来。
现在要锻造的是几根短钢筋,用来配合耐火混凝土浇筑进料阀门。
郭平先把铁板夹出来,放在砖窑的炉膛里加热烧红。
正好现在砖窑在烧制耐火水泥,炉火烧得正旺,没理由不利用一下。
烧红的铁板还有一定的硬度,郭平用剪线钳在铁板上剪下了一小条,剩下的铁板放回炉里继续保温。
郭平把剪下来的一小条铁放在石板上,用铁锤折叠敲打,减少铁里的一部分碳含量。
生铁的质地很脆,韧性不高,减少碳含量以后形成的钢具有一定的韧性,才能作为钢筋使用。
在混凝土里添加钢筋就是利用钢筋的柔韧性减轻混凝土板的剪切应力,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如果钢筋本身韧性不够也不行。
在高炉建好之前,郭平能用来减少生铁里碳含量的方法不多,锻打算是最方便的。
在铁锤一下一下的重击下,烧红的铁条逐渐变长,形状变圆。
用属性面板确认过碳含量达标以后,郭平把钢筋修到合适的形状,进行淬火。
然后又马上进行下一根钢筋的锻造。郭平计划用钢筋做成漏斗形进料阀门的骨架,至少需要四根钢筋交错形成辐射状。
还需要一根圆形钢筋用来固定辐条。
几根钢筋交错的地方,一般是用铁丝来固定的。
做完钢筋之后,最后剩下的一根铁条,郭平固定住一端,一边锻打,一边用夹子夹住拉长,把铁条拉伸成尽量细,尽量均匀的铁丝。
随着铁丝直径变细,冷却速度也更加快了,郭平不得不增加了重新加热的频率,把铁丝重新加热到可以锻打的温度。
5根钢筋和用来捆扎的铁丝都锻造完成以后,一天已经过去了。
郭平用砖窑烧制的耐火水泥也差不多可以出炉了。还是和普通水泥同样的流程,冷区取出水泥熟料,用石碾研磨成粉。
但这次不用添加用来减慢水合速度的石膏了。耐火水泥和普通水泥在凝固和养护方面的区别很大,郭平准备在浇筑过程中随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