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的液面上施加压力,会以同等压强传递到大的液面上,但因为表面积大一些。在大液面上受到的压力就会比在小液面上施加的压力大。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人为制造很大的压力,液压机就是这样的原理。
但具体操作起来需要什么结构,郭平还不能确定,他决定明天先进行一些尝试。
第二天,郭平离开营地前,左思右想,终于又把庇护所屋顶的防雨布拆了下来。
唉,这个小破房也是一天也住不下去了!
有屋顶的时候一场雨都不下,等我把屋顶拆了,等着看吧!
偏要赶着这两天下雨的话,那我就太点儿背了!
不过也好,郭平抱着防水布,边走边想,现在这防水布还有防水的功能,等多挂几天,被小兔狲挠个稀巴烂,就彻底用不了了!
其实现在的防水布和崭新时期相比,边缘也多了不少双排小孔——被孙大圣磨牙咬的牙印。
看来不管野猫家猫,拆家的本事都是一样的!
郭平用新做的剪刀把这些会漏水的边边角角都剪掉了,只留完好的防水布。
液压机的每一个界面上,都会受到同样的重压,对制作材料有一定的强度要求。
而且,要能严格防水。
在没有白铁皮之前,郭平的设计是,把防水布放在木质框架里,由框架来承担并分散压力。
由于防水布的柔韧性,可以直接放进活塞里,进行压力传导,活塞的气密性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所以,眼前的问题就剩下,液压机设计成什么形状了。
郭平把上次铸造的铁锭搬了出来。
由于是现场浇铸,铁锭的表面不能保证完全光滑,表面还残留着钢渣和灰尘。
但是接触地面的一面相对是可以保证水平的,由于都经过从滑道,宽度也很一致。
郭平挑出了其中薄厚均匀的一块铁锭,心想,不如就用这块铁锭作为液压机的施压面吧!
通用液压机通常是利用上下方向施加压力。但轧钢用的液压机,为了方便出品,各种方向的都有,甚至也有滚轮式的。
而实际上,郭平确实也考虑了滚轮式的轧钢机,前天在砖窑里烧好的四对圆柱形陶瓷就是打算用在这里。
郭平计划得很好,四对零件,两对表面平滑的用来轧钢板,两对带沟槽的用来轧钢筋。
在转炉里把铁水炼成钢以后,重新提起转炉的底部,可以把钢水倒出来,还倒在上次炼铁用过的滑道上,稍稍冷却。
轧钢的平台就做成与用在液压机上的铁锭等宽,向前延伸的平台。
入口处设置一块铁板,把从滑道上运过来的钢铁切断,并拦在轧钢平台上。
然后用液压机施加适当的力,把钢轧扁,可以一定程度上延长长度。
轧钢平台的侧板就用耐热浇注料制作,钢板完成后打开侧板,让钢板的雏形顺着滑道进入下一步轧钢。
钢板通过带沟槽的滚轮时,钢板会被紧密贴合的沟槽切断,形成一根一根钢筋,进入滚轮下方的滑道。
需要的时候也可以再安装一对滚轮,用来调整钢筋的直径。
郭平计划得很好。只是算下来需要至少两套液压装置,分别用在轧钢板,和轧钢筋上。
他刚从自己的庇护所上拆下来的是第一套防水布,储存工具的仓库里还有第二套,刚好够做两套液压装置。
只是防水布用完了,再想获得也难了。
不过,谁知道呢,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以后说不定还有更好的!
郭平拿了一张纸,在上面画出了液压机的结构形状,主要是放在框架里面的防水布内衬的形状。
然后,郭平把图纸和两张防水布一起交给了于梦晓:“帮个忙,这个图纸你能看懂吗?能看懂的话,帮我缝一下防水布内衬。”
于梦晓接过图纸,皱起眉毛仔细查看着数据:“应该……我也不确定,我手工不太好。”
“没事没事,你手工很仔细了,没问题的。”郭平补充道,如果于梦晓不接,郭平就得自己缝了。
“图纸看不懂我可以随时讲,总之把形状做出来就行!缝不整齐也没关系,不漏水就行。”
“就是这个不漏水,我觉得很困难啊……”于梦晓说,“这防水布没有多少弹性,用针穿过可能还没什么问题,但这个液压机使用的时候,压力是很大的吧?”
“缝针时的小孔平时可能不会漏水,但受到挤压可能会渗水的!小孔只会越挤越大,前期不渗水,后期也难说。”
郭平拿起防水布,摸着边缘被小兔狲咬的缺口,心想是这么回事。
而且这两张防水布风吹日晒了一个多月,也不能保证没有脆弱的地方。
使用起来,虽然有框架的支持,但压力还是很大的,必须有能够修补的能力,这样漏水也不怕了。
“你先按图纸缝,”郭平说,“漏水的事情我去想办法。”
郭平的办法就是,制作一些强力的防水胶水,把防水布缝合的边缘和脆弱的地方提前补好。
理想的材料,是天然橡胶。但是橡胶树生长在热带,场地里不太可能有。
为了以防万一,郭平还是搜索了一下才死心。
其次,还有什么物质能够用来做防水布呢?化工产品中倒是有很多种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可以防水,但通常是和石油化工脱不开关系的。
郭平想到了一个东西,忍不住嘴角开始上翘。
石油虽然他没有,但是他以前在用煤炼焦的时候,收集了一些煤焦油啊!
前后炼了两次焦,收集的煤焦油虽然只有一小瓶,但是被郭平好好收集保存起来了,还放在营地的旅行袋里。
郭平跑回营地把煤焦油取了回来。
煤焦油的成分很复杂,大部分是由含苯环的有机物构成。
虽说也不是不能用煤焦油合成树脂和橡胶,但是涉及的反应很复杂,需要至少多种工业纯试剂,这些都是郭平现在难以提供的。
更别说郭平又没从事过化工行业,对有机合成的概念还停留在高中,就算现在给他化学式让他写一段反应出来,郭平也未必写得出来了。
但郭平的计划并不需要复杂反应,也不需要背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