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谁最适合担任益州刺史,微臣不敢妄下定论,但如果说到如何处理疫情中的民众,”曹渊从文件中抽出一份,“微臣认为这份答卷最为稳妥。”
“哦?”秦廷敬接过答卷,揭开了匿名标签,“徐恪诚?”
他又一次仔细阅读了徐恪诚这位文官的报告,眉头轻轻一扬。
起初有些惊讶,但很快他就理解了曹渊所说的这个人选为何最为合适,点头赞同道:“不错,此人能够灵活运用知识,不拘泥于传统条框,有远见,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
“不过,是否真正适合,还得看这次实践的结果。”
“他的计划能否成功,还需实际操作后才能定论。”
曹渊也表示同意:“没错,光说不做终归是纸上谈兵,地方官直接面对民众,其行为直接影响民生,最终还是要看民众的反应。”
“老臣接下来几天会密切关注他们。”
尽管他的身体状况不允许过度劳累,但每天出去走走,观察这十几个人还是没问题的。
另一边,在刺史的营帐中。
看着外面正在进行的各种治疗措施,听着百姓们的抗议声,一群益州官员们不屑地撇了撇嘴。
“没想到这些从京城来的官员也这么轻率,那位女医生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一位官员带着几分幸灾乐祸地说。
“是啊,不管那女人多么神奇,毕竟只是个见识有限的女人,难道真以为她是活神仙?这些京城来的官员早晚要吃苦头的。”
“话虽如此,但她毕竟是陛下身边的人,听说还是影卫头目的夫人,谁敢轻易得罪呢?”
“这些人真是温室里的花朵,没见过大风大浪,竟然天真地相信那些脏东西能治病,哈哈。”
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看着外面发生的闹剧。
百姓们的反抗越是激烈,他们越是感到兴奋。
他们是地方官,是百姓的父母官。
然而,陛下来此却并不信任他们,而是把百姓交给了京城来的人管理。
这下麻烦了吧?
早晚陛下会明白,治理益州还得靠他们。
若想让益州恢复正常秩序,陛下还是离不开他们的帮助。
正在这时,外面的喧闹声变得更加剧烈。
几个官员本能地出去查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这群年轻人胆子真大。
随即,几个人眼神一转,对万强说道:“刺史大人,这是个天赐良机,是他们自找的,怪不得我们。”
万强显然也有同感,点头道:“走,我们去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