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风...相父是担心我大汉日后也会被其影响么?”
“陛下又何必自欺欺人,虽然陛下不善此道,但那是陛下心态与他们不同罢了。
这些年玄风日盛,甚至我大汉都开始有人钻研此道。
如今这玄风在我大汉虽然还未成就什么气候,但是陛下想来也知道,即便是我大汉明令禁止,这也是止不住的。
这股风已经刮起来了!”
“都是那何晏,实属可恶!”刘禅此时也是忍不住抱怨了两句,在刘禅的眼中,若非是何晏闲来无事非要聚集一群人弄出这个东西来。
这天下何至于如此?
玄风日盛,现在曹魏一群人都开始坐而论道了!
之前刘禅在洛阳就发现了,这群人着实是让人头痛,一旦开始坐而论道,短则大半日,长则...那就没有什么时间可言了。
尤其是权贵之后,甚至已经开始蔓延到朝堂之上了。
这些人因玄风而忘我,时常会出现忘了正事的结果,并且这一股玄风之中...或多或少还有些让刘禅不太喜欢的东西存在。
或者可以称之为...虚君!
看似是在追究天地之大道真理,实则是想要击破董仲舒当年的君权神授。
虽然刘禅并不是很擅长这些东西,而且以刘禅的性格与能力,也真的不是很明白这里面的东西。
但他作为皇帝,对于这些事情还是很敏感的,一旦让玄风推翻了董仲舒的那些理念,对于皇室...或者说对于皇帝本身来说,可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这也是为何刘禅不喜欢玄风,甚至严禁大汉官员接触这个东西的原因。
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句话对与不对暂且不说,可这里面的道理还是有的。
这种事情并非是他严令禁止就能够完全禁止的掉的,这大汉依旧是有不少人接触到了这些东西,而且慢慢开始形成了气候。
哪怕是刘禅彻底断绝了那些人的仕途之路,仍然是屡禁不止。
甚至于,让他们彻底放肆了起来。
看着刘禅一脸的阴沉,诸葛亮也是明白了他的心思,轻轻拍打着刘禅的手臂,安抚着刘禅的心情,同时也和刘禅说着自己这些年的研究。
“这些年,亮逐渐放开政务,不过在府中也是闲来无事,便将这所谓的玄学拿了过来,好好研究了起来。
首先亮必须要承认,这所谓的玄是有可取之处的。
我大汉虽然看似独尊儒术,但黄老之道与法家也依旧盛行,加上还有纵横阴阳等学术掺杂其中,只能说是儒家一家独大,却不是只有一家之言。
但这百余年间,随着诸多事情的出现,儒家的确是出现了问题。
儒家没有自己的道!
无论是仁,礼都只是止步于根,而非其源,他缺少了道之存在,所以才有何晏等人将儒道两家融合,从而生出了这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玄学。
其中好坏暂且不说,陛下...恐怕也听不太懂,所以亮说的简单一些。
之所以会有玄,其实很简单。
一来儒家的确是天生有缺,无论是公羊还有谷梁亦或者是最开始的儒家八门都以术为根基,而缺少了最开始的道。
弥补道这是玄的初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