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是他的出现,而他盛行则是陛下心中所想的那些。
此风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他都有推翻董君当年所言,也就是...虚君!
若是想要追求本末有无难免会追求其天道到底为何,追求天道是否与主君帝王有关,这会直接影响到帝王的威严与立足之基。
这一点一来是这百余年间天灾不断,百姓民不聊生,从桓...尤其是从灵帝开始,百姓生机几近断绝,甚至爆发了百万之众的黄巾之乱。
之后各路枭雄轮番登场,说句大不敬的,连同先帝与陛下都算在内,这天下就没有如何安静过。
帝王之威严,在董卓,李郭还有曹孟德的手中已经逐渐丧尽了。
再加上从董卓开始,直到曹孟德为止,对于这天下的名士也是多有屠戮,这些人心中难免有所怨言。
对于这种风气说上一声推波助澜或许有些冤枉了,但...绝对算是坐视不理的。
至此,玄风便慢慢走向了如今的这条道路,并开始盛行。
可若仅仅是如此,此风却也不至于变成这般模样。
陛下真正担心玄风,除了他推翻董君之外,应该还有一点吧。”
“清谈过甚!”刘禅也没有隐瞒,“朕并不介意这天下的名士也好,甚至是官员也好,下衙之后喝些酒水,说些胡话,抱怨一二,这都没有关系。
朕不是那不同情理的君王,但他们过于清谈了。
所言之事朕虽然听不懂,但是朕知道和天下的大事是没有关系,与这天下的无数黔首民夫也是没有关系的。
当今天下若是一片盛景也就罢了,他们想要寄情于山水之间朕就当让他们休息了。
可这天下的百姓刚刚算是饿不死,甚至还不是全都饿不死。
纷争不断,天下都未曾一统。
这群人成天去说些...朕听不懂那些东西,但是朕知道,那些东西和朕一丁点的关系都没有,和现在这天下一丁点的关系都没有!
纯粹就是吃饱了撑的!”
“....陛下冷静,莫要如此冲动...”
“就是吃饱了撑的,若是朕的麾下都是这等清谈之士,那还不得累死朕的相父么?”
“....亮倒是感谢陛下的体谅了。”
“相父客气了!”
“.....算了,亮刚刚就是在感谢陛下吧。”诸葛亮无奈的摇了摇头,“其实这群清谈之人之所以出现,也是有些原因的。
陛下...可听过曹孟德的诗作?”
“啊...朕好像听人说过,宪和叔父当年也曾试图作诗...”
“陛下就别提宪和当年做得那些歪诗了,还不够给我大汉丢人的了!”诸葛亮一想到简雍当初写得那几句念都念不通的玩意就有些头痛,庆幸自己早早就给他烧了。
“陛下,其实看看当年曹孟德所作的那些诗作,大抵也就能够明白如今那些只好清谈之人是怎么回事了。”
“.....曹孟德也好玄?”
“他不好,但是屠城无数的曹孟德,最终却是写出来了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无一,念之人断肠的蒿里行,这不得不说..让人倍感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