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大型教化虽然好,但若是如此做,恐怕耗费...”
朝堂之上,刘璿的命令发出去的第二天,就已经有臣子坐不住准备出言反对了。
而且一开口就是钱粮,花费,理由光明正大,但实际心中到底是如何想的,大家也是心知肚明。
作为尚书令的司马师听到这句话之后,就忍不住仰头看向了一旁的宫殿房梁,压根就不想和他们掺和在一起。
甚至就连诸如荀霬,钟会,荀霬,何曾,王观这些人对于这件事情也是毫无意见。
并非是他们愿意支持刘璿这么做,而是他们看出来这事儿已经改不了了。
这位陛下出奇制胜,也不知道从哪里想到的主意,直接找来了一群大儒,先将那群脑子不正常的大儒哄住。
如今再提出这件事情,谁反对...谁能反对,那不是找骂么?
果然,在这名司马师都忘了叫什么的家伙开口之后,话都还没有说完就遭到了一旁太中大夫谯周的怒骂。
作为益州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儒之一,谯周是最先和司马师这些人走到一起的。
或者说,在大汉一统天下之后,朝堂不断迎来新人,同样也有越来越多的势力融入其中。
互相争斗的同时,争斗的局面也已经早就不再是什么益州世家和关中世家,中原世家与河北世家了。
朝堂之上,利益错综复杂,众多官员更是互相联姻,互相算计制衡,已经不能用简单的地域来计算了。
就比如当年大汉还没有崛起,依旧在益州那一隅之地的时候。
荆州出身的官员也会和益州出身的官员互相联姻,东州之人和荆州之人也会联姻。
甚至东州之人和益州之人还会联姻。
但荆州与荆州之间有互相的算计,东州和东州也有算计,益州更是如此。
联姻,联合,权衡,计较...这才是朝堂的本质。
天下一统的大汉更是如此,无数世家豪族的子弟,无数曹魏的旧臣融入其中。
将大汉之前的局面彻底打乱,互相之间有着新的利益和纠葛。
自然也有人选择加入,有人选择敌对。
谯周就是如此,他佩服司马师等人的能力,在看到司马师已经真的投入了大汉。
并且不断带着曹魏的旧臣为大汉真心效力,而先帝和如今的陛下对于这位也是委以重任。
谯周自然想要结交一番,毕竟...这可是大汉的重臣!
和司马师结交不但可以结交一位大汉的尚书令,日后也可以互相联合,让他们的子嗣可以继续发展。
可即便是如此,谯周如今听到了有人在这件事情上还敢出言反对,也是忍不住站了出来直接就是长篇大乱。
谯周作为大儒,学识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虽然诸葛亮和刘禅都说过,谯周的这个学识...有点跑偏了。
但仍然不可否认其能。
当谯周开口的那一刻,刘璿就直接换了一个更加舒服的动作。
顺带让一旁的公孙恭给自己准备一碗参茶,他慢慢喝!
之后的事情就非常简单了,谯周引经据典,用了足足大半个时辰的时间,将刚刚开口的官员骂得体无完肤,差点昏厥过去。
然后刘璿下令在大殿上另外开辟一处地方,将那些他好不容易才请到长安的大儒们请了进来。
就这么跪坐在大汉的文武百官旁边,特许他们聆听朝堂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