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祜此时已经是大汉皇帝刘璿身边的几名心腹重臣之一了。
当刘璿用强横的手段直接清算了司马家之后,也对朝廷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同时刘璿也发现了自己需要全新的智囊团。
最起码再和之前一样,因为某个人或者说某些声音从而让自己慢慢走到了一条虽然不能算是错,但已经完全偏颇的道路之上。
所以马谡再次出现,成为了刘璿身边的心腹谋臣,也成为了马谡辅佐的第三代帝王。
与此同时,在司马师被斩杀之后,张华水涨船高成为了大汉尚书省的尚书左仆射,也进入了刘璿身边成为刘璿的智囊团之一。
而张华能够走到这一步,除了他本身的能力之外,他身上最大的两个特点也是刘璿最为看重的。
其一就是他的忠诚!
虽然张华当年是被刘瓒从幽州挖掘出来的人才,但对于大汉一直是忠心耿耿。
其二就是张华最看重的就是大局!
刘璿当初就是被他所感染,虽然路走的偏颇了,但他的那些想法却未必就是错的。
大汉需要的是在乎底层百姓们的生活和生存,但却不能被下面的人所左右,大汉除了要保证百姓的富强之外,还需要有足够的大局观,要保证大汉不断的强盛下去。
毕竟所有富饶的前提,都是要有足够的安全,要让大汉有足够的实力,这才是根本!
孝文虽好,但仍要受匈奴威胁,孝武过刚,但却让北境胡虏百年不敢直视中原王朝。
所以刘璿在现在,仍然将张华留在了自己的身边,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朝堂,注意大局,稳定朝堂不断进取依旧是他的第一要务。
但张华的问题也很严重,就如同之前刘璿出现了疏漏,但张华却无动于衷,或者无法劝谏刘璿改变刘璿的方向一样。
他的大局观很好,也非常注重平衡,可是也止步于此,他的大略并不太好,若是让他真的去拿一个主意...他也没有这个能力。
非要说他的能力在哪里,那就是他能够从各种计策之中找到哪一样对于大局最为合适!
同时,他也可以轻易的看出来正在发生的这件事情,会不会影响到大汉的整体大局...
因此,刘璿还在自己的智囊团中增添了羊祜这个同样不善于战场兵事,但却擅长于大略,并且善于制定完善的大略计划的人。
最后加上江东出身,善于平衡的小子顾荣,博学而心思缜密的荀家小子荀顗...
林林总总的七八人,就是如今刘璿的智囊,之前马谡没有说出来的话语,此时羊祜已经为刘璿乃至这厅堂之中是所有人都分析了出来。
同时也几乎是明着告诉了刘璿,现在的大汉虽然安稳,可远远到不了可以真正放心的地步。
太多太多的异族只是安静了,并不是安稳了,他们也同样在不断的壮大着,而且因为他们的壮大,也慢慢影响到了如今的大汉。
“丞相应该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主动将大汉的规矩和礼仪送入胡人的手中。
相比较于他们慢慢磨练或者说自己琢磨出来的礼仪规矩,直接给他们一套看似完善的礼法制度,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好不过的。
这样不但可以直接让他们不断开始进取的力量得到充分的遏制,而且这礼法制度也不是如此简单的。
要知道我大汉除了礼法制度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诸位先贤定下来的精义,总有一款是可以适用于天下的。
即便是都没有,总有一款努力的改一改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