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买昌河车,张冬青的体重(2 / 2)

🎁美女直播

“那你们打算怎么做?”桂兰关心地问。

“等年后吧!看看啥时候能过去,不过养鸡场的付款都挺爽快,看样子今年吃鸡肉的比吃猪肉的多啊。”

“肯定的啊,反正都是肉。”

腊月的寒风刺骨,张玉斧在猪场的忙碌中依然感受到了一丝节日的气息。

尽管猪瘟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县,许多家庭都选择了羊肉作为年货。

“老赵,你去猪场挑一头不好好吃饭的,等会儿去找年叔,咱们杀头猪过年。”

“好的,我这就去找张廷年。”

没多久,张廷年就赶来了,笑容满面地问道:“玉斧,听说你准备杀猪过年?”

“嗯,现在猪瘟严重,但这头猪我自己猪场的,吃着放心。”

“那行,等会儿我拿个后座盘,今年石头第一年回门,要带礼。”

“没问题。”

随着张廷年的刀在猪身上划过,鲜血四溅。

看张玉斧盯着猪发呆,赵技术员过来劝他,“玉斧,别想太多,只要我们做好防控,应该没问题。”

杀完猪后,张廷年开始处理猪肉,张玉斧则在一旁默默观察。

“今年的年货准备的咋样了?”张廷年笑着说。

“还行,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和往年一样,等会儿把猪分分,给几个人分分,今年就算结束了。”

腊月二十九,张玉斧的家里开始忙碌起来。桂兰在厨房忙着准备年夜饭,冬青则在一旁帮忙包饺子,屋子里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尽管外面寒风刺骨,但家里的温暖让人感到无比安心。

“爸爸,今晚我们吃什么?”

“红烧肉你爱吃不?”

“好耶,我最喜欢吃肥肉了。”

“吃吧你就,你现在多少斤了?桂兰,给他称了没?”

“谁能想起这事儿啊,你去拿秤给他称一称。”

张玉斧到仓库拿出称猪的大杆秤,勾着儿子背带裤的后面,一下子就提了起来。

“乖乖,不能让你这么吃了,都五十多斤了。”

“多少?”

“五十三斤。”

“还行吧,也不算胖,我儿子肉嘟嘟的多好看。”

“不行,要减一点了,胖了也容易病。”

“爸爸,我穿着棉裤呢。”

“哦,你衣服都没二斤重,别打岔,过了年你就减肥。”

年夜饭齐备,张玉斧就拎着两瓶酒出门了,老规矩,到了半夜该放炮了才回来。

由于前段时间买了新车,张玉斧今年准备了两个烟花,都是八十八响的。

啾~嘭~

张玉斧家的烟花在天上一炸开,村里开始响起此起彼伏的鞭炮声。

不管今年过得怎么样,这一天团团圆圆的一大家子人在一起,都是开心的。

过了年,就到了1998年了。

年后的第一天,拜完年,张玉斧回家睡了个回笼觉。

新年的气息依然浓厚,然而,猪瘟的阴影依然笼罩着他的心头,让他无法完全放松。

“爸爸,快来,快来看!”冬青兴奋地叫道,张玉斧赶忙走到窗前,看到冬青正指着窗外的雪地。原来,昨夜的雪下得不小,白茫茫一片,孩子们在外面堆雪人,打雪仗,欢声笑语不断。

“去吧,玩得开心点。”

吃过午饭,张玉斧决定先去猪场查看情况。

桂兰见他心事重重,便劝道:“玉斧,过年了,别太紧张,家里的事情也得顾及。”

“我知道,可是猪场的事儿我不能不管。”

到达猪场后,张玉斧发现赵技术员已经在这里等候。他走上前,询问道:“猪场的情况怎么样?”

“我们已经对所有的猪进行了检查,暂时没有发现异常。”赵技术员回答道,脸上带着一丝欣慰。

“那就好。”张玉斧松了一口气。

春天的脚步渐渐临近,张玉斧的猪场也迎来了新一轮的繁忙。

随着天气转暖,猪仔们在大圈里欢快地奔跑,张玉斧的心情也随之愉悦起来。

看着一群小猪乱哄哄的跑来跑去,心中感到无比欣慰。

“玉斧,危机也是机会啊,有没有考虑多养点?”赵技术员笑着说道。

“当然,等彻底过去,我们就大干一场!”张玉斧豪情满怀。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农历二月二,张玉斧又到县里参加了一个会议,猪瘟的情况终于好转了,由专家指导了小半年,终于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张玉斧在会议上听到猪瘟的防控措施逐渐见效,就打算出手了。

虽然猪价低迷,但他却看到了一丝机会。

会议结束后,他决定趁机购买城关镇老刘家的几只优质的杜洛克母猪,回去与自家的野猪进行杂交,以此提升猪场的整体养殖水平。

“老赵,咱们去看看。”

“行,趁着现在价格低,我们抓紧去吧。”

他们驱车前往城关镇的养殖场,路上,张玉斧的心情愈发激动。

杜洛克猪以其优良的生长速度和肉质闻名,要是能够与家里的野猪杂交,必定会产生更高品质的后代。

到达养殖场后,张玉斧仔细查看每一只母猪,发现它们的体型健壮,毛色光亮,精神状态也非常好。

“这几只母猪看起来不错,买下它们吧。”张玉斧对养殖场的老板说道。

“这几只都是刚满一岁的优质杜洛克母猪,价格也公道,我要不是家底子薄,也不会想着卖掉转行了,这可都是我的宝贝。”养殖场老板老刘微笑着回应。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张玉斧最终以一个合理的价格买下了五只母猪。回到猪场,张玉斧先对这几只母猪进行了隔离,过了一周看没什么事情,才进行合圈。

二月初八,张玉斧开着他的昌河车,带上老婆孩子,准备去参加陈州那边的太昊陵庙会。

桂兰在副驾驶座上抱着小闺女张若茜,张玉桥和朱秀莲抱着小儿子坐在第二排,冬青和电视则在第三排兴奋地讨论着庙会上的美食和游玩项目。

“爸爸,庙会有好多好吃的吧?”冬青的眼睛闪闪发光,满脸期待。

“当然,听说今年的庙会特别热闹,还有杂技表演!”张玉斧微笑着回应,心中也不禁涌起一阵久违的兴奋。

好久没出过门了,这段时间又是猪瘟又是收账的,忙的两口子都有点长白头发了。

一路上,阳光明媚,车窗外的风景如画,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张玉斧不时侧头看看副驾驶的老婆,心中满是幸福。

“你俩别闹了啊,等会儿下了车就跟紧,要是跑丢了可就被人贩子卖到山沟沟里了啊!”桂兰指着远处的山丘说道。

“吓的两小只都不敢大声说话了,在后面悄咪咪的沟通。”

车子驶入庙会的停车场,张玉斧停好车,扶着妻子和孩子们下车。

远远望去,庙会的热闹场面已经映入眼帘,五彩缤纷的灯笼、热情的摊贩、欢快的音乐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把人带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比前几年那种死气沉沉的氛围强多了。

“走吧,咱们去看看!”张玉斧牵着冬青的手,带着全家朝庙会里面走。

庙会的中心广场上,热闹非凡。

各式各样的小摊贩排列在两旁,卖着糖葫芦、炸春卷、炸臭豆腐等,最多的还是卖压缩馍的,张玉斧也不知道这玩意儿有啥好吃的,后面这一个摊位拍卖,听说一个月的使用费都要三四十万,也不知道能不能回本。

冬青和电视看得眼花缭乱,忍不住拉着父母的手,兴奋地向前冲去。

“爸爸,我想吃那个!”冬青指着一个卖糖葫芦的小摊,脸上满是渴望。

“好,咱们去买。”张玉斧微笑着掏出钱包,带着孩子们走向摊位。

糖葫芦的红色果子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张玉斧买了几串,冬青和电视兴奋地接过来,咬了一口,甜蜜的味道瞬间在口中蔓延开来,孩子们的笑声更是让张玉斧感到无比满足。

“别蹭衣服上了,回去揍你啊,走,咱们去看表演去!”桂兰提议道。

“好啊,听说有杂技表演,还可以看到大狮子!”冬青兴奋地说道,他还没见过呢,长这么大,就在村里晃悠了。

他们一路走向表演区,刚到达,正好看到一群身穿华丽服饰的演员正在进行精彩的杂技表演。

张玉斧他们带着孩子们在前排找了个位置坐下。

这会表演的是喷火,一个老者端着一碗煤油,喝上一口对着火把“噗”就喷出一长传的火焰。

“哇,真厉害!”电视用力拍着手,脸上满是惊喜。

表演结束后,张玉斧带着继续游览庙会,看到一个卖风筝的摊位,冬青立刻兴奋地跑了过去。

“爸爸,给我买一个风筝。”冬青眼巴巴地看着那只色彩斑斓的风筝,恨不得立刻飞上天。

“好,买一个!”张玉斧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玩嘛,就要玩尽兴。

买下风筝后,张玉斧和冬青一起把它放飞,风筝在蓝天中翱翔,带着孩子们的欢笑声。

“慢点,别让风筝线缠住自己。”。

桂兰在旁边拿着照相机不停地拍照,记录下这一刻的幸福。

“快来,咱们去那个游乐场看看!”张玉斧提议道,孩子们立刻兴奋地点头,拉着父母的手朝游乐场奔去。

游乐场里,各种游乐设施琳琅满目,碰碰车、旋转木马应有尽有。冬青和电视兴奋地在游乐场里穿梭,张玉斧和桂兰则在一旁静静看着。

随着夕阳西下,庙会的热闹逐渐进入尾声,张玉斧一家人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这一天的游玩,满载而归。

他们坐上车,驶向回家的路,车窗外的风景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得格外温暖。

“爸爸,明年还要来庙会吗?”冬青在后座迫不及待地问道。

“你坐好,下回还这么闹腾就不带你来了,就带妹妹来。”

“得得来,得得来。”

“好,听若茜的,明年还带哥哥来。”

张冬青爬到前边就亲了一下妹妹的脸,这妹妹没白疼。